高中历史

《山楂树之恋》发生在一段贫穷而怀着理想的时光里,被称为中国最纯净的爱情。女主人公静秋中学毕业,开始准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让静秋的妈妈心急如焚……于是静秋妈提前退休,让静秋顶职。回顾历史,此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为之辩护的社会观念与行动中,哪一选项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进步(  )

A.种族(民族)优越论
B.德国生存空间狭小,理应获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C.大公司不得不依照自然规律吞并较小企业
D.战争是一件美好的事,作战者为增强国家适应性而实现自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4年爱伦堡发表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的小说《解冻》,以此为标志,“解冻文学”替代了过去苏联“无冲突论”的歌颂文学。但1957年以后,苏共中央开始收紧“解冻”的口子,文学领域思想解放的步伐开始放慢。下列对于“解冻文学”现象出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解冻文学”是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心理在文学上的反映
B.斯大林模式的消除成为“解冻文学”产生的社会环境
C.“解冻文学”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产物
D.政治环境决定了文学创作的倾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下图中却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是

A.人民主权 B.三权分立
C.分权制衡 D.责任内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主要是因为它(   )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C.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D.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待了九个月,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是(   )

A.民族革命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D.政治革命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    )

A.列宁时代实行固定粮食税制
B.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
C.邓小平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斯大林时代建立集体农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所示“柏林危机”一共有三次,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爆发时间
原因
结果
1948年6月
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
1949年5月苏联宣布解除封锁
1958年
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
内撤出西柏林驻军
以苏联让步完结
1961年
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
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

A.尽力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B.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C.柏林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   )

A.《人间喜剧》、《日出·印象》 B.《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
C.《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 D.《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转化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第一次成功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