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也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做法所体现的政策是
A.闭关自守 | B.歧视商人 | C.官府垄断贸易 | D.重农抑商 |
观察下列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A.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
B.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
C.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
D.夏商周的主要农具是耒耜 |
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的统一的欧洲 |
B.加强西欧各国政治联盟,稳定欧洲政局 |
C.抗衡美苏,发展欧洲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
D.稳定西欧资本主义,抑制苏联的影响 |
第一次实践了“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者”这一观点的重大事件是
A.巴黎公社革命 | B.第一国际成立 |
C.俄国二月革命 | D.俄国十月革命 |
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
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
C.议会拥有立法权 |
D.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 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保护弱者 | B.人人平等 |
C.公正合理 | D.注重证据 |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 因是
A.思想观念不同 |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
C.地域位置差别 | D.人口数量不同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因素中,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家性质 | B.综合国力 |
C.国家利益 | D.国内外局势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涉及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 |
B.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C.支付列强巨额赔款 |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中国古代统治者很重视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汉朝主要实行世官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 |
B.魏晋南北朝时,才能、品德是主要的选官依据 |
C.唐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庶族成为国家的支柱 |
D.科举制引入竞争机制,选才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 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 |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统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
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图2和图3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 B.分封制、郡县制 |
C.郡县制、行省制 | D.分封制、行省制 |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A.分散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
B.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 |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D.有利于选拔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