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移民潮”。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

A.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  D.自然经济日趋解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
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车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才,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清朝晚期 B.民国初年 C.抗战前夕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945--1948年国统区有关数据统计.

年    代
1945年
1946年
1948年
发行数额(亿元)
5569
37261
6636946
物价指数
8640000
681600
564570000

有关上表统计数据最直接恰当的结论是
A.国统区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B.经济形势阶级矛盾尖锐
C.国统区经济的全面崩溃             D.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1933
11290
11170
98.9
8492
9611
113.2
1934
13833
13450
97.2
8132
6442
79.2
1935
15185
14186
93.4
11009
9180
83.3
1936
14338
13168
91.8
12954
11260
86.9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了解日本在迅速西方化方面取得真正秘密的历史学家,也掌握着远东近代史的历史线索。”以下贯穿远东近代历史最普遍的线索是

A.学习西方,走工业化的道路 B.学习西方走民主化的道路
C.学习西方,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D.学习西方,走民族解放的道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罗马的历史遗产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