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古代世界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夏商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统一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朝议制度
焚书坑儒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唐朝的中央集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元朝行省制度
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元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明亡清立
秦亡汉立
两汉衰亡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
古代赋税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
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远古时代的商业发展
商代的商业发展
周朝的商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
秦朝的商业发展
汉代的商业发展
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
宋朝的商业发展
元朝的商业发展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
古代市的变迁
草市和夜市
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孔子和孟子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形成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文化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天文 历法成就
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汉字的形成演变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
《诗经》和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和元曲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中西方文化交流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综合
历史纪年方法
古代世界文明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城邦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梭伦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
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雅典民主机构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文明交流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近代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葡萄牙 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
荷兰的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扩张
三角贸易
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比较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中外城市化进程比较
奥斯曼帝国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
欧美代议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
光荣革命
英国《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
法国大革命
法国《1875年宪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
美国南北战争
马克思主义 国际工人运功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的性质
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意义
西方人文精神 近代科技
古希腊哲学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经典力学
进化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世纪的欧洲
中西方人文主义比较
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评价
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国民大革命
国共的十年对峙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
红军长征
侵华日军的罪行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综合
近代中国历史人物
近代中国的经济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
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中西方工业化比较
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魏源与《海国图志》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洋务思想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
现代世界
苏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俄国十月革命
苏俄的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苏俄的政治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西方国家经济滞胀现象
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第三产业的兴起
美国的“新经济”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二战后的世界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美国霸权主义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及其影响
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原因
欧洲联盟
欧洲一体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合作
相对论
量子论
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第一届政协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第一届全国人大和54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国和苏联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因素
新时代中国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十年探索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左倾思想
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及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交通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进步
通讯事业对生活的影响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网络媒介的优势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
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学艺术和理论成果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苏联文学
亚非拉美文学
新古典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
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的背景
梭伦改革的措施
梭伦改革的特点
梭伦改革的结果和影响
梭伦改革的评价
商鞍 孝文帝 王安石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
商鞅变法的原因
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的作用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宗教改革 阿里改革
世界三大宗教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欧洲宗教改革的表现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阿里改革的背景
阿里改革的内容
阿里改革的后果
俄国 日本 中国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性质
明治维新的评价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化
日本的经济发展
日本的对外扩张
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变法的意义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忽必烈改制
张居正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选考二 民主思想与实践
欧美民主思想与文献
“君权神圣”思想
“君权神授”思想
斯宾诺莎的思想主张
洛克的思想主张
卢梭的思想主张
美国《独立宣言》
法国《人权宣言》
英国和法国民主历程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权利请愿书》
《大抗议书》
英国内战
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
中国民主思想与历程
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
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中体西用”思想
严复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维护共和的斗争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国统区的民主斗争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近代欧洲工人民主斗争
英国宪章运动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
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美国参加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凡尔赛体系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非战公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西班牙内战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慕尼黑阴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协定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国入侵波兰
法国的沦陷
不列颠之战
北非战争
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莫斯科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战役
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瓜岛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冷战与和平 局部战争
雅尔塔体系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美苏冷战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美苏争霸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冷战结束
联合国的成立
朝鲜战争
印度支那问题
越南战争
中东问题
中东和平之路
巴以分治
巴勒斯坦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
印巴分立
三次印巴战争
两伊战争
地区冲突的原因和教训
海湾战争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人口的迁徙与融入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政治家和先哲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暴政
秦始皇的评价
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唐太宗的评价
康熙帝的历史功绩
康熙帝的评价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思想的影响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的贡献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的评价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
拿破仑的评价
亚洲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 科学家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
评价孙中山
非暴力思想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评价甘地
凯末尔的主要活动
评价凯末尔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列宁的贡献
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詹天佑与中国铁路事业
李四光与中国地质力学
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爱因斯坦对人类和平事业的贡献
选考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学
客观历史与撰写历史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史料的重要作用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人类起源
克里特岛的传说
米诺斯宫殿遗址
克里特文明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化
玛雅文明
穆塔帕王国
大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文明
选考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古埃及的文化遗产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古罗马的历史遗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历史文化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
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 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 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 450.92
6.42
3.21
3.21
90%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 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 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对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
(3)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3 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2分)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世界历史主要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都一无例外地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世界历史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它的存在。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2)列举15、16世纪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互闭塞”状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怎样促成了“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形成?
(3)分别指出二战后促进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制约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因素。
(4)简述清代“闭关锁国”局面是如何被打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以怎样的外交方式融入世界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材料一:《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材料二:(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 织作冰纨琦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三: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四: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五: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2)材料二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原料是什么?材料三所展示的纺织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3)材料四、五反映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人口已达5000万一6000万,明末崇祯三年达1. 9亿。农业得到很快发展,红薯、南瓜、玉米等农作物已由国外传到国内。城市快速发展,南京人口已达一百万以上,中国远详船舶吨位达到18000吨,占世界总量的18%。如果说在公元1800年以前,有些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那么这些地区都在亚洲。如果说有一个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及其“中心”等级体系中占有“中心”的位置和角色,那么这个经济休就是中国。
一一摘由自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
材科二 明清的统治者及封建制度却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一系列不符合近代文明进程的政策如朝贡外交都不利于中国的社会、国人的思雄以及科技的发展,进而扼杀了华夏文明的生机,使之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没落。下图为英国画家詹姆斯吉尔瑞笔下马戛尔尼谒见花隆的情景。穿着法式高跟鞋的乾隆皇帝慵懒地侍在印度式的坐垫上,一边抽著土耳其式的大烟枪,一边啤睨着脚下那些西洋的“奇技淫巧”:网球拍、板球拍和乔治三世臃肿的丰身像。唯一一个看着像‘人样”的是单膝跪地的英使马夏尔尼勋爵,而他身后的跟班不是撅着屁股行跪拜大礼,就是心怀鬼胎地捧着各式各样的“洋破烂”。

材料三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挥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并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应对西方入侵的史实及影响。(1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西南面是世界上最高山脉,东和东南面是浩淼的海洋,北和西北面是广漠沙丘和草原,它与其他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无双,特别在游牧民族未形成和强大之前,其周边一直被有效切断,加之后来人工修筑的万里长城,有效地形成了中国古文明的保护屏障,也为自身营造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材料二  农业是中国的社会基础,凡适合农业发展的地方,就有家族的迁入,就有人口的繁衍,就有文明的滋生和发展。中国农业文明形成了两个显著特点:庞大的人口和以家族为核心的体系。外族的入侵可以消灭一个王权,却消灭不了所有家族。庞大的人口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不仅赶不尽杀不绝,众多的人本身就是强大的战斗力。保留有聚居的家族和多家族聚居的村镇,本身就是文明承载和发展的体系,这是中国文明连续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考古证实,从商朝就形成的书面文字具有特殊意义,生活在各地的中国人尽管所持方言不同,却都能认知同一字的共同意蕴,这是最早的信息交流平台,是中国文明保持统一性和时间通道上的连续性的重要支柱。由道、儒学说至汉吸纳的佛学经典,共同以大儒学说共融的理论一直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为主的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精神和理论的基础。考选用人制度是保证中国文明连续的组织基础。“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引自儒学经典之一《中庸》的箴言,表达了中国人的信条。两千多年来,从综合考试发展到起于隋有固定文体和儒学为宗的科举制,不仅保证治国安邦人才的先进性,而且保证了专一的理论体系,中国文明得到了政治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是哪几类因素将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相隔绝?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影响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文字经历演变的历程;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文化能保持连续性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它既是一个生活组织,也是一个经济组织,它还曾经是一个权力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注:指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特点)。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家庭手工作坊)构成(表4)
表: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构成(单位:人)

男主人
女主人
孩子
帮工
学徒
女仆
1
1
3
4
2
2

——根据哈罗德·帕金《现代英国社会的起源》
材料三 在英国至少从1530年开始,他们已不再认为独身是一种美德,相反,他们认为婚姻是由上帝创立的……他们主张把宗教和家庭联系起来,过一种理想的宗教家庭生活,也就是说,宗教信徒除了去教堂礼拜与圣餐外,在家中也进行祈祷与阅读《圣经》。
——引自《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04期(作者:蔡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乡下,家庭很小的经济因素是什么?中国古代一些家庭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的特点,请结合古代政治史分析其制度根源。
(2)现代家庭是亲人居住、消费和情感寄托的单位。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的英国家庭还有哪些更宽泛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这些功能在现代家庭中衰退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他们”指哪类人?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宗教家庭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试分析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 (1分)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4分)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4分)
(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4分)
(4)材料四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之市,易木棉以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无顷刻闲。……田家收获输官偿债外,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
——天启《海盐县图经》卷四《方域篇》。
材料二 从60 年代开始,清政府……先后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较著名的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大冶铁矿等等。
——《中国全史》
材料三 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到二十五年六月,全国工业生产总增长率达40%。许多企业大获利润,如大中华火柴公司,民国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连续亏损,二十五年扭亏为盈,盈利84 万元。
——《中国全史》
请回答:
(1)中国古代农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明代生产方式出现怎样的新变化?
(2)材料二描述的是近代中国的哪一件事?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说明哪些因素推动了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趋势未能延续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多主张广土众民,秦汉至唐宋的统治者及思想家也大多热衷于此,他们往往主张人口愈多愈好,把人口的增加作为衡量国家强盛的标准,因为无论从生产的发展还是国家赋役来源看,人口和土地都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因而,提倡与鼓励人口的增殖长期占据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理论的主导。到明清时期,人口急速增长,社会问题日多,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观察与思考,其中的典型是清代学者洪亮吉。他指出:“治平(即社会安定)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五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止增二十倍焉。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巳不足,何况供百人乎?”
——摘自裴倜、王冲《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及其规律》
材料二   进入近代,随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加剧,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口问题也日益尖锐。有识之士始终关注人口问题,提出一系列主张。薛福成出使英、法等国后,改变了原有的“人多致贫”的观点,认为西欧人口密度虽大于中国,但因能开辟生财之源,所以无人满之患,主张学习西方善用机器的殖财养民之法。梁启超也主张“即使无外界之侵入,而生齿目繁,人满为患,犹且非兴新业,不足以相周相救”。“尽地力者,农、矿、工之事也。”如能采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地力,“虽生齿增数倍,岂忧饥寒哉?”他认为早婚有五害:“害于养生”、“害于传种”、“害于养蒙”、“害于修学”、“害于国计”,认为愈文明愈晚婚。严复从物竟天择的观点去理解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种族竞争主要是质量而非数量的竞争,中国人口量多质劣,难与西方抗衡,主张变法,提倡优生。
——摘自李竞能《中国近现代人口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洪亮吉人口思想与中国古代主流人口思想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人口思想得以发展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纵观人类文明史,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往往会出现一些影响深远的改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这次改革中的什么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3)通过对诸多改革的学习,我们发现很多改革往往都会涉及土地问题,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在齐国推行了涉及产业、税收、价格等多个领域的政体配套改革,第一次形成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他建立了国储粮制度,国家采购囤积了大量粮食,其数量足以控制市场粮价的波动,以达到丰饥平衡的功效。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如在冶铁业上,他实行国有民营,规定只要一发现矿苗,就马上要由国家保护和封存起来,有敢于擅自开采者,左脚伸进去的,砍左脚,右脚伸进去的,砍右脚。……管仲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视其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
材料二 管仲的治国思想主要是“以商止战”,“和平称霸”。就国家内政而言,“以商止战”就是发展商品经济,让国民富裕而不至于造反。就与各诸侯国的关系而言,“以商止战”就是扩大对外贸易,并以军事的威慑力维持均衡。齐国会盟诸侯,规定与会各国要修建道路,划一度量标准,统一斤两称数,好比是在创建一个区域经济的关税同盟体。
《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在儒家看来,他的思想统统都是异端邪说,遭到儒家的抵制,被后世淹没。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晓波著《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之《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管仲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思想“被后世淹没”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晋、唐、宋时北方人口的流动多是在战乱发生、生命受着威胁的情况下南迁的,迁移的方式往往是整个家族的行为即举族迁移,并在迁移地聚族而居、聚乡而居。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特别是江西的流动人口则不是这样,除了个别特定时期,他们基本上不存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问题,他们是为寻求更为优越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而流动的。因而,这种流动更具有经济特色而更少政治特色,或者说,他们是经济移民而非政治移民。即使在洪武大移民时期,也是将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迁往人口稀少地区。人口流动的方式,一般是个人或小家庭的流动,即使是同一家族乃至同一家庭的成员,也未必聚族而居,更不用说聚乡而居。他们融入当地居民之中,或与他乡移民、他省移民杂居。从这一意义说,他们更少安土重迁的情结。从中也可以看出社会进步所发生的作用。
——方志远《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市商品经济》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移民的阶段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苏轼提出:“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国家承平百年,户口之众有过于隋。然以今之法观之,特便于徭役而已。国之贫富何与焉。非特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而百弊并生。”明代冯梦龙曾提出:“不若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清代学者洪亮吉则说“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所入者愈微,所出者愈广,于是士农工贾各减其值以求售,布帛粟米又各昂其价以求出市。此即终岁遑遑,而自好者居然有沟壑之忧,不肖者遂至于生攘夺之患矣。”
——段塔丽《中国古代人口控制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等
材料二  梁启超曾提出“大地百物之产,可以供生人利乐之用者,其界未有报,其力皆藏于地,待人然后发之。”因此“尽地力者,农、矿、工之事也。”如能采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地力,“虽生齿增数倍,岂忧饥寒哉?”薛福成认为西方国家“善寻天地,天涯海角,无阻不通,无荒不垦。彼以此治民,虽人满,何尝不富也”。因此,他主张与巴西、墨西哥等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许其招纳华工”。孙中山则提出,一方面,“沿海沿江烟户稠密省份,麇聚之贫民无所操作”,存在大量失业人口;另一方面,西北和蒙古地区,都是“土旷人稀,急待开发”;还有“中国现时应裁之兵,数过百万,生齿之众需地以养”。所以他提出“以国民需要之原则衡之,则移民实为今日急需中之至大者”。1918年出版的陈长蘅的《中国人口论》,认为“今日之中国不能以民众为可恃,而应当力求国民品质与能力之增高”。
——李永芳《中国近代人口管理思想述论》等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共同的人口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以后人口问题突显的社会经济背景。
(2)概括材料二中的人口管理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人口思想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有学者在研究中产阶级时提出了以下论点。
论点一:在中国古代的农民和皇权官宦之间,长期存在一个起缓冲作用的乡村士绅阶层(准中产阶级)。
论点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中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成员主要有:近代工业中的管理者和文职雇员……政府官员……文学教授、律师、作家和艺术家等自由职业者。
论点三: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
请回答:
(1)指出中国古代“乡村土绅阶层”长期存在的经济、政治背景。
(2)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中产阶级对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己不存在中产阶级。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4)根据论点三,指出西方新、旧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有何不同?并分析二战后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