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 B.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C.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
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劦田”的记载。据史学家考证“劦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可知商朝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 B.精耕细作 | C.男耕女织 | D.集体耕作 |
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轻 |
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 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
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 |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 |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
下表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唐 |
宋 |
明 |
清 |
河南 |
15 |
16 |
2 |
1 |
江苏 |
7 |
8 |
17 |
49 |
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文化兴盛促进经济发展
C.经济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关规律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十二生肖,是先民借用自己熟识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时,标记出生年月的综合性民俗事项,是跟随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不变的生命符号之一。俗语说:子鼠人丁旺、丑牛粮满仓;寅虎林中吼、卯兔草中慌;辰龙天上飞、巳蛇洞中藏……材料中透出的信息不包括( )
A.折射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
B.反映了早期人们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出和谐共处的自然观 |
C.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古代唯一的计时方法 |
D.表达着美好的祝愿并传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 |
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A.鼓励垦荒,扩大播种面积 |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
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C.社会政局动荡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
出土地点 |
陕西 |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
山东 |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
山西 |
平陆枣园 |
内蒙古 |
和林格尔 |
江苏 |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八卦只用于计算季节和时间 |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
C.八卦代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 D.八卦与农耕文明相关 |
读下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 |
内容 |
备注 |
春秋 战国 |
牛耕、铁农具 |
|
都江堰、郑国渠 |
|
|
测知二十四节气 |
有利于安排农事 |
|
秦汉 |
耧车 |
提高播种效率 |
选种、育秧 |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