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 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江南一带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 |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 |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存点纸币 |
D.用彩瓷装饰房子,用煤做饭取暖 |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 B.自给自足 |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
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 |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
下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工具工作示意图。其中一个转轮的左边装有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小轮,小轮的一边通过传送皮带和转轮相连,另一边通过顶部的曲柄和左边的杠杆相连,从而实现了转轮和皮囊之间的传动。这是( )
A.东汉南阳太守杜诗的水排 |
B.春秋战国时期冶炼生铁的淬火工具 |
C.三国的灌溉工具翻车 |
D.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 |
古代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据此判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始于
A.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 B.文献与考古考证出的夏朝 |
C.青铜文化十分发达的商朝 | D.实行封邦建国体制的西周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 B.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 D.已有成套铁农具进行精耕细作 |
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只行亲属礼。”这反映( )
A.封建等级意识的衰弱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租佃关系的深刻变化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牛耕技术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汉代画像砖上绘有二牛一人耕地的场景 |
B.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 |
C.《齐民要术》写道:“赵过始为牛耕” |
D.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认为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 |
《水经注》对某一项水利工程有这样的描述,“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 B.都江堰 | C.隋大运河 | D.漕渠 |
下列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描述与右图所示相符的是( )
A.“植棉必凿井,一井可灌溉田四十亩” |
B.“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
C.“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
D.“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了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 B.石器锄耕 |
C.个体农耕 | D.铁犁牛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