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突出表明( )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
B.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转变 |
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 |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阅读下列图表
表:九州的土壤
州别 |
土壤 |
财税级别 |
土壤肥沃程度 |
冀州 |
白壤 |
上上错 |
中中 |
兖州 |
黑坟 |
下下 |
中下 |
青州 |
白坟 |
中上 |
上下 |
徐州 |
赤植坟 |
中中 |
上中 |
扬州 |
涂泥 |
下上 |
下下 |
荆州 |
涂泥 |
上下 |
下中 |
豫州 |
壤、下土坟垆 |
错上中 |
中上 |
梁州 |
青黎 |
下中三错 |
下上 |
雍州 |
黄壤 |
中下 |
上上 |
A. 江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B. 迟至先秦,当时的人们对各地经济发展才有了一些了解
C. 汉代以前经济发达地区在关中
D. 土壤情况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条件
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下图),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佔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A.士族享有等级特权 | B.土地兼并严重 |
C.中央集权被侵蚀 | D.封建等级森严 |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
B.“重农抑商”是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导致的 |
C.“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明智选择 |
D.“重农抑商”政策是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决定的 |
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
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
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
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
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
概念 |
理解 |
A |
重农抑商 |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
B |
实业救国 |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
C |
盐铁官营 |
官府对盐和铁的生产实行垄断 |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
诗句“帆樯北持湖湘蜀,楼橹南通岭海航”,这是翦伯赞对下列我国古代哪一项工程的赞颂( )
A.灵渠 | B.都江堰 |
C.郑国渠 | D.大运河 |
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百姓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
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
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 |
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 |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
D.生产关系经历自下而上变革 |
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
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