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关于下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 |
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 |
C.隋唐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 |
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至明清时期,“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导致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市场上出现严重“粮荒”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人口的持续增加 | B.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 |
C.京杭大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 | D.太平天国运动对农业的破坏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 B.农业技术进步 |
C.土地集中加剧 | D.海外贸易拓展 |
隋唐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 B.曲辕犁的出现及推广 |
C.耦犁技术的普及 | D.高转筒车的发明 |
明代“海上(松江府)官、民、军、灶(灶户,以煮盐为业的盐户,可以开垦政府拨给的土地作为服役的生活保证),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这说明
A.某些地区形成了棉花专业化经营区域 |
B.植棉业已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支柱 |
C.农业生产普遍出现了多种经营的方式 |
D.明朝政府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 B.土地集中加剧 |
C.农业技术进步 | D.海外贸易拓展 |
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 )
A.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 B.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
C.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 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
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 |
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
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 |
明清时期,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该材料表明
A.明清时期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
B.明清时期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
C.明清时期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 |
D.明清时期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
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 |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
东汉文物 《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了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此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这反映了当时( )
A.世家大族控制了乡里基层政权 |
B.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 |
C.中央政令难以畅达乡里 |
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成为普遍现象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 B.统治者“不抑兼并” |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论当及赏(偿)稼”。这说明( )
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
B.当时的法律已经健全完备 |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