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 000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到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近代福州周边农村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近代福州周边农村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秦朝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史记》的记载 B.秦简的记载 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土地私有制 D.公有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两幅年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我国古代养殖业与种植业并重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材料四  《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材料四 《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

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农民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材料说明(    )

A.明朝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
B.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D.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识历史事物、现象,必须考察、分析当时的历史状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战国开始,史料保存的历代粮食亩产数据大多低至一石,高至两三石之间,看起来这与明清乃至民国差不离,这不是停滞又是什么?
——王家范《中国“封建”经济:发展还是不发展?》
材料二   下表是根据河南省计量局由历代器物实测所得的古代历朝度量衡相当于当今度量衡的数据(当今=1)

 
 
汉代
唐代
宋代
明清

 
0.2
0.59
0.66
≈1

大亩
0.6912
0.5437
0.9
0.9216
小亩
0.288
0.2266
 
 

 
0.55
1.19
 
 

材料三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收亦非有加于他郡邑。所由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布帛枲苎,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仰俯给,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十五《农桑广类·木棉》
(1)概括材料一中的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至明清时期粮食单产的变化趋势,并简要评析材料一的观点。(6分)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并指出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旱”“涝”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