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牛当家 | B.小满芝麻芒种谷 |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 D.黄牛过河各顾各 |
《左传》记载:“(鲁国的征税方法)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材料表明了
A.井田制彻底瓦解 | B.公田数越来越多 |
C.均田制不断推行 | D.土地私有得到承认 |
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据材料可知
A.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 |
B.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 |
C.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D.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关 |
漳州土楼怀远楼有一副对联(右图):“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出现应不早于
A.先秦时期 |
B.隋唐时期 |
C.秦汉时期 |
D.宋元时期 |
据表1判断厦门
表1 古代厦门大事记
时间 |
发展沿革 |
3000多年前 |
厦门岛上始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
唐宋时期 |
薛、陈两姓移民入岛,聚族而居,垦原为田。因出产水稻良种,所谓“嘉禾一茎数穗”,称为嘉禾屿。设嘉禾里,隶属同安县。 |
明清时期 |
隶属同安县。明洪武年间,军队驻营厦门岛,称为“中左所”。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设立闽海关。 |
A.汉代时地位已经十分重要
B.唐宋时期农业获得发展
C.明清时期未受海禁政策影响
D.清初期已成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图为明代《天工开物》一书插图。可见当时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
B.畜力成为农耕的新动力 |
C.精耕细作方式继续沿用 |
D.筒车开始应用于农业灌溉 |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既是中国古代农民的理想,也是国泰民安的象征。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封建社会农民财富、地位的象征 | B.农耕文明的真实写照 |
C.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 | D.明清之际受到冲击 |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战国时期,《国语·齐语》记载:“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这一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 B.“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 |
C.铁制农具的生产和使用 | D.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
中国古代商人在致富后往往购买田地,成为地主,即“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这种现象
A.活跃土地买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 B.加剧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 |
C.实现规模经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 D.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商人地位 |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传统不同 |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
C.地域位置差别 | D.人口数量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