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长期实行禁海政策,其原因在于统治者认为( )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嫁之人” |
C.“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D.“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南宋杭州富阳县“重于粪桑,轻于壅田”,称“备田不耕,一枝桑必争护”。粮食生产“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由此可知( )
A.南宋杭州不适于农业生产 |
B.土地集中导致缺粮问题 |
C.当地的市场意识相对浓厚 |
D.工商业阻碍种植业发展 |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
B.玉米的传入,满足市民的欲望 |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
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地主与佃农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
C.佃农拥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 B.土地集中加剧 |
C.农业技术进步 | D.海外贸易拓展 |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洋》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
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自给自足的特点 |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
清初嘉兴人张履祥设计了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今即其遗业,为经画之如左:瘠田十亩,……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池畜鱼、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竹果之类虽非本务,一劳永逸,五年而享其成利矣。”这一模式体现了( )
A.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
B.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
C.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 |
D.农业和手工业协调发展 |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 B.“靠天吃饭”的观念 |
C.“不误农时”的思想 | D.“精耕细作”的特点 |
唐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下列能如实说明唐朝农业发展状况的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 |
B.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
C.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深浅 |
D.草市发展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
“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水利莫急于西北,以其久废也;西北莫先于京东,以其事易兴而近于郊畿也”(节选自《农政全书》)。此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 B.精耕细作发展农业 |
C.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 D.富国利民民本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