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秦汉设三公九卿、隋唐设三省六部、明朝设内阁和清朝设军机处,这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以一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目的
C.加强君主集权是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D.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以上变化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始终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之中,如何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而不是使双方处于对立僵化状态,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施耐庵著《水浒》
材料二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盖矫枉鉴覆,所以杜汉、晋末大之祸,意固善矣。然徒拥虚名,坐縻厚禄,……防闲过峻,法制日增。出城省墓,请而后许,二王不得相见。藩禁严密,一至于此。……不得预四民之业,仕宦永绝,农商莫通。……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
——《明史·诸王传》
材料三 “清之季世,行省分权,不能举改革之实,遂主张集权,即以是受人民之反抗,为此次革命之最大原因。权力分配有所偏倚,其祸均足以亡国,今后之谋国者,不可不折中于二者之间,以求调剂之方法”。
——近代著名科普出版家杜亚泉著《中华民国之前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哪个王朝基本解决了诗歌中所谈到的问题?它的主要解决办法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对比先秦分封制,概括明朝分封制(藩王制)的特点?指出其弊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造成晚清时期中央权力相对弱化的因素?概括杜亚泉先生的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这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实行行省制度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内阁制 D.增设军机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

A.封建制度无法长期有效运行
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
C.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能保障
D.圣贤在分封制下很难出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门的监察机构。秦设置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
材料二 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材料三 “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明史·职官志》)
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
——《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代许多朝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之三司会审或三堂会审。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司法制度的完备
C.官僚机构的膨胀 D.高度重视司法公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它具体又由哪些制度构成?图二体现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2)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明初中央行政部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哪一对矛盾的激化?
(3)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评述,正确的是

A.秦始皇首次提出并且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实行科举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宋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清代军机大臣与丞相的权力制衡》
D.《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1)指出材料一、二中提及的两种政治制度,并分别概述推行这两种政治制度的影响。
(2)据材料三,指出中书省管辖“腹里”的范围。并概述元代设置行省的深远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李四光与中国地质力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