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在《新青年》杂志刊文上,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该刊文出自于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l1月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但是要使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实现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铲除现在的资本制度。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材料表明当时的共产党人(    )

A.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 B.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基本国情
C.倡导苏俄的城市中心暴动道路 D.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近代重要文献,按照出现顺序正确的是
①《资政新篇》 ②《海国图志》 ③《法俄革命之比较》 ④《新学伪经考》
②④③①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名称
地点
创刊时间
出版期数
刊期
劳动与妇女
广州
1922
11
周刊
新妇女
上海
1920
25
半月刊
妇女评论
苏州
1920
9
半月刊
解放画报
上海
1920
24
月刊
妇女评论
上海
1923
104
 
妇女周报
上海
1922
189
周刊
妇女与家庭
上海
 
 
日刊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 五四运动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国共合作的推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倡导“联合劳工”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是因为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实业救国取得成效
C.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D.国民会议运动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刘大自在民国七年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并没有阻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仅仅进行政治革命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直接目的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倡导民主与科学
C.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D.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民主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独秀号召发动工农群众起来反抗军阀专制统治
B.材料背景是要领导五四运动
C.材料中的“政治觉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D.陈独秀要实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