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维新思想的传播 ②民主思想的弘扬
③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 ④尊孔复古的逆流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④③ |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中国应设)造船厂……火器局,……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长技……(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魏源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1分)根据材料二说明梁启超认为变法最重要的是什么?(1分)与魏源相比,梁启超、康有为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有什么进步?(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提出了什么主张?倡导和发起了什么运动?(3分)
(3)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的是什么事件?(1分)由此可以看出李大钊的什么主张?(1分)
(4)根据上述材料,对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趋势做简要说明。(2分)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鼻祖 |
B.朱执信曾在《民报》上介绍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
C.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主义学说的人物 |
D.辛亥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
下列社会思潮在近代中国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共和 ②维新变法 ③马克思主义 ④民主、科学
A.②①④③ | B.②④①③ | C.①④②③ | D.①②③④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 B.新民主主义革命 | C.抗击外来侵略 | D.推翻国民政府 |
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著作是李大钊的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B.《庶民的胜利 |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湘江评论》 |
一位历史学家在论述民国思想史时说:“它似乎为中国提供了一套能够全方位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方法。在理论层面上,它提供了一套完整、普遍和科学的世界观;这套世界观教人们摈弃西方‘科学思想’名义掩盖下的西方帝国主义行为,并把中国的落后挨打归咎于和封建军阀相勾结的金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奴役”。这里的“它”指的是:
A.民主与科学思想 | B.马克思主义 |
C.新三民主义 | D.三民主义 |
《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是《马克思研究》专号。至此,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以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的新阶段。对这种宣传起直接促进作用的事件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 | B.五四爱国运动 |
C.中国共产党成 | D.巴黎和会 |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④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新三民主义 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得到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内在联系,易于在中国传播 |
B.“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进步青年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
C.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先进的理论,而且是工人阶级斗争的武器 |
D.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在工人阶级中宣传 |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
A.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B.究马克思主义团体广泛建立 |
C.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
D.先在知识分子中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