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翟振明在《启蒙反思的可能误区》这样认为,真理没有被理解是没有价值的……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结果。这说明启蒙思想家(  )

A.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忽视理性思考对未来的影响
C.认为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D.认为理性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谈改革发展时说:“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人的理性是人的本质,它一方面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或武器,另一方面,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或不断反省自身的精神——有强烈的道德感的人——一言以蔽之,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概括,也就是说,启蒙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概括,那就是自由。                                     
——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
材料三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中,萌发最早、成就较大的是民族主义……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纲领,归结到一点,用当时流行的说法,叫做“革命排满”,其实,排满的政见,不独孙中山有,其他蓄反清之志的人也都有。关于对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纲领的评价,史学界主要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首先要归功于孙中山的饱含民主革命精神的民族主义;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于孙中山等人的阶级局限,其提出的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为辛亥革命的失败埋下伏笔。     
——据张正明等《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整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儒、墨两家为“取合诸侯”而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指出儒、墨两家治国思想的主要区别。
(2)17—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列举当时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他们关于“自由”的主张。
(3)阅读材料三,关于对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纲领的评价,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9年美国修订的《道德改革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任职前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上任后还须按月申报。……财产申报资料向社会公开,供大众查阅复印,以便接受社会监督。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该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的(    )

A.社会契约 B.主权在民 C.自由平等 D.反对私有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是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马迪厄
商务印书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主张。归纳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材料二、三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
(3)如果要对启蒙运动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材料四所列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明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孟德斯鸠在此主张(    )

A.实行三权分立 B.中央和地方分权
C.实行分权制衡 D.实行君主立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

A.君主专制 B.君主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布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

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 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朿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社会契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
C.反对宗教信仰 D.因信称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
①伏尔泰: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②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③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④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学说,这一思想的核心是

A.权力相互“制约和平衡”
B.实行教权和政权分治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D.效仿美国建立民主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卢梭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洛克的主张不同的是(    )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5月6日,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相类似的是(    )

A.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的启示”,发展人的个性
B.自由与平等是一种自然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
C.灵魂的拯救只有通过信仰,只有靠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
D.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个人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