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
B.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
C.此时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
D.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
1901年,天津《直报》刊登严复的《原强(修订稿)》一文。文中指出:“夫自今日中国而视西洋,则西洋诚为强且富……假使贫富贵贱,过于相悬,则不平之鸣,争心将作,大乱之故,常由此生。二百年来,西洋……垄断既兴,则民贫富贵贱之相悬滋益远矣。”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A.号召民族革命,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 |
B.倡导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C.提出平均地权,通过核定地价,实现国民共享 |
D.发起“二次革命” |
(原创)“比较分析”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之民权与旧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相比,其建立的政权特点是
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C.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 | D.工农大众的民主政权 |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 | 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 B. | 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
C. | 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 D. | 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始终坚持的民生思想是( )
A.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
B.坚持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
C.实业救国,改善民生 |
D.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是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此番话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 B.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
C.正式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 D.着手进行国共合作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 | B.推翻专制统治 |
C.建立民主政治 | D.实现民族独立 |
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巨大的成就”获得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 B.国民革命军建立 |
C.广大工农群众支持 |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
孙中山曾经说过:“我的民生主义就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其民生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均利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发展生产力 |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
C.都是两国革命纲领并推动了革命的胜利 |
D.都是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
孙中山说,“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材料反映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A.管制经济资源以实现政治平等 |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
C.解决中国社会进步带来的政治问题 |
D.解决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一评价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
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
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