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国际文件中,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 ②《联合国家宣言》 ③《大西洋宪章》 ④《开罗宣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 )
A.再次确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
B.没有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 |
C.没有废除列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
D.否认了中国是一战战胜国的地位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实际起到的作用是( )
A.维护凡尔赛体系 |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C.实施绥靖政策 | D.维护美国利益 |
“为使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A.《布列斯特和约》 | B.《四国条约》 |
C.《慕尼黑协定》 | D.《协约各国和参战国对德和约》 |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 )
A.维也纳体系 | B.华盛顿体系 |
C.凡尔赛体系 | D.雅尔塔体系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迟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
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 )
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但绝非国联的简单翻版。下列属于联合国与国联不同点的是
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③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
④带有大国控制和强权政治色彩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下图,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
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根据史实分析割牛头者对德的策略是( )
A.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以便确立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
B.采取绥靖政策 |
C.扶植德国 |
D.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
下列对一战以后形势的判断不够正确的是
A.国联的“全体一致”原则不可能制止侵略制止战争 |
B.美国倡议建立国联并没有加入国联,国联为英法控制 |
C.《凡尔赛和约》标志着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
D.华盛顿会议以前帝国主义国家在中东和欧洲的统治秩序是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