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3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图4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图5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3)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以图示4、5这两个国家的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
材料及图片6 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4)依据材料及图片6,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法颁布后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一战前,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是英.法.俄.德.日.美六国之争,战后演变为英.日.美三强争霸,请说出这种格局演变的原因?《九国公约》是如何调解三强关系的?你有何看法?
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春秋时期的铁锄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1)以上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
|
图 1
图1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图2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
公民的选举权(7分)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确认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分)
(3)概括材料二、三,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1分)
(4)你认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法律是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构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用以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8分)
请回答:
(1)孟德斯鸠和梁启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图4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2分)
(3)美国宪法制定原则及主要内容是何?(2分)
(4)用一段话描述上述四幅图之间的关系。(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题图《美国南北部的对抗》中的顺应历史的推动者和抗拒历史的阻碍者分别代表谁?两者对抗的焦点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对美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起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有人说:“弱国无外交”。但也有人认为“无论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外交,且外交上都一律平等”。你赞成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同时说明另一种说法的可理解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日本驻华公使说:“目前世界危机势必迫使我国政府采取影响深远的行动。当珠宝店着火的时候,要保证珠宝店附近的人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
材料二: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
材料三: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1915年5月的中日协 定于前,又有1918年9月24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世界危机”指的是什么?“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宣称:“必须成立广泛的国际联合组织,制定专门条款,使各国不论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1920年,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成立。
(1)威尔逊为什么认为“必须成立广泛的国际联合组织”?(2分)
材料二:国联是第一个宣称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但国联成立仓促,从建议的提出到正式成立,时间短,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美苏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长期处于国联之外,操纵国联的是英法这样的二流国家,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这些使得国联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国联为什么不能维护世界和平,没能遏制二战的爆发?(2分)
材料三:20世纪联合国亚非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
|
40年代末 |
50年代末 |
60年代末 |
70年代末 |
80年代末 |
亚洲 |
15 |
23 |
29 |
36 |
37 |
非洲 |
4 |
10 |
42 |
50 |
51 |
拉美 |
20 |
20 |
24 |
29 |
33 |
(3)材料中的统计数据反映了联合国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
材料四: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性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它通过提供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你认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方面“时好时坏”的原因有哪些?(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联和联合国这两个国际组织的认识?(2分)
在一次研究性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着促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展开激烈的讨论。同学甲认为,法国的启蒙思想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学乙认为,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助推剂;同学丙认为,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因素。
请回答:(6分)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说法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
(2)另外两位同学的说法的合理性何在?(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摘自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材料三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四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水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体系中得到体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
回答:
(1)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为了驱散“现实的黑暗”,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 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启蒙运动?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各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此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社会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方人士认为美国联邦是当初各州自由加入而组成的,现在各州仍然有权利自由退出。而北方人士则认为,各州既然已经加入联邦,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入时需要全体联邦成员的同意,退出时也必须经过同样的程序。根据以往的经验,南方人相信,北方民意是有分歧的,北方人不愿意发动战争,即使南方独立了,北方也不会动武。如果发生战争,很多北方人反而参加南方集团作战。南方的一些领导人以为他们一来兵多地盘大,二来会得到英国、法国的强力支持。
材料二 1860年12月20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举行特别代表大会,169名代表一致投票通过一项法令,取消这个州与其他各州的“联盟关系”,也就是从美国中独立出来;1861年1月1日,密西西比州立法机关以84票对15票决定脱离联邦……
材料三 林肯在就职前后一再发表讲话,他说,共和党并不是废奴党,他的目的不是要废除南方的奴隶制。他要求南方各州不要脱离联邦,而是在联邦内解决问题。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林肯表示:“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决议合法地退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
请回答:
(1)在美国南方各州宣布脱离联邦时,南方的奴隶制度并没有受到直接和立即的威胁。据材料一分析,南方诸州为什么仍然宣布脱离联邦?
(2)材料二中,南方诸州“投票”行为的实质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林肯总统就职演说中对这种“投票”行为的态度?
(3)1999年,中国总理朱镕基在访美期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例,说明中国有权像美国一样用武力对付“台独”势力。这席话在台湾立即引起了争论。台湾方面代表性意见认为朱镕基引例不当,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是由奴隶制引起的,所以不能与目前海峡两岸关系相比。
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内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中国政府是否有权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