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洛迦诺会议后,欧洲一片欢腾。参加会议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说,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法国外长白里安一回到巴黎就兴高采烈地宣称:“和平终于到来,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他们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洛迦诺精神”在洛迦诺会议后一时成为和解和安全的代名词,为什么?
(2)德法两国外长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许多重大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划时代的社会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层或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张,如孔子的“德政”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等。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高中历史》
(1)上述思想家的观点有何突出的共同点?试分析这种共同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材料二 新民生主义把“平均地权”发展为“耕者有其田”思想。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摘编自马执斌《<历史(必修三)>教学参考》
(2)据材料二,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的基本关注点是什么?他的主张对国民大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随着农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贫富差距开始拉大,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地主阶级的长期残酷剥削压迫,中国个体农民处于极端贫困之中,家底薄弱,缺乏发展生产的物质条件,遇到天灾人祸更是难以维持,因此他们要求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互助合作。
——《国史通鉴(第一册)》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重大意义?
材料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住房保障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高频率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民生建设的政策;决定3年内投资8500亿元改善医疗卫生,投资9000亿元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解决对困难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摘编自《瞭望》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发展到什么样的新阶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就以“绿色倡议”为诉求,迎合气候意识日益增强的广大选民。但美国作为碳排放第一大国,目前承诺的减排却是主要发达国家中最低的。2009年6月,奥巴马力挺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但这一法案还需经过的参议院审议工作被一再推迟,而迟迟不能生效。有评论认为:“国内政治制约了奥巴马减排努力”。
(1)从美国政体的角度,说明奥巴马在竞选时“迎合广大选民”的原因。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减排努力”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四:1958年广德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前进人民公社在卢村区成立,经过短短2个月……全县突击实现了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吃饭食堂化。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生产上推行兵团作战式的做法,经营、核算、分配全公社统一。……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大放高产卫星,出现了亩产“几千斤”乃至“几万斤”的高产田。
材料五:1981年8月21日,县委制定了《关于人民公社包干到户责任制试行办法》。……1983年3月,县委抽调868名干部下乡,县政府统一印制合同书,由社、队,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责、权、利范围,即农户承包土地,自主经营,按规定在(再)向国家交售余粮,上交农业税,并缴纳集体规定的费用后,其余收入全部归己。
——以上材料均选自《广德县志》1996年版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4) 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广德县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5) 依据材料五,指出广德县的农业生产有了什么新变化?(2分)
(6)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比较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色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材料四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梅宁华《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四分析这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4).近现代以来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来源:2010年淮北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年清朝有两个秀才谈论自己的家乡,南方秀才说,我们南方青山多,黄山、峨嵋、武夷山;我们南方绿水多,从不为水发愁;我们南方才俊多,遍地是秀才,处处是举人,状元年年有。山东秀才从容答道,我们山不多,惟一泰山五岳独尊;水也不多,乾隆爷御赐趵突泉天下第一泉;状元没几个,然而秀才考试都要祭拜我们齐鲁的至圣先师孔圣人!南方秀才无语。阅读下翔材料回答:
材料一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后的儒家学说迅速发展,孔子的地位也日益升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地位在中国从此真正得以确立。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孔子被追谥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历代政府对孔子封谥之始。后来孔子的封号不断增加,如“文圣尼父”、“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等。  
——摘自《孔子》
材料二  1 7~1 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国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从1 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的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儒家思想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中国的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反映的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的根本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德法两国当时的形势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儒家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种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场重大社会变革的到来,而且这种潮流还会冲破地域的限制,对东西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18 世纪至 19 世纪末,受启蒙思想影响欧美地区和中国发生了哪些政治变革?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2日)
(3)举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事例,并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

来源:思想解放潮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