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A.报纸 | B.电影 | C.组织工人运动 | D.发动民众起义 |
近代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了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30年代末,云集上海的外国人多达15万人,作为一个多国殖民下的城市,现代生活无可避免地与世界同步了。当时的上海不可能经历的是
A.街上随时可见穿西装着旗袍的人流 | B.出门可坐双层公交汽车 |
C.在石库门一带可见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 D.青少年在街头网吧上网冲浪 |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
C.观看电影成为上海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
D.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
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临时约法》规定人们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
B.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
C.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
D.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 |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材料可看出其办刊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生活 | B.报道国内外大事 |
C.宣传政治主张 | D.传播商业信息 |
据四川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某学生的日记记载:1934年春,她经人介绍前往一平民学校教课,为其办理手续者系一男子,这使她“心中鹿鹿不已”,因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见陌生男子”。但她又想到,前来授课是“为国家幸福计,己身前途计,不得不尔。余侪处事光明磊落,何分性别,何惧他人窃议哉?”这则日记反映出当时
A.女子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 | B.女性仍然深受传统的束缚 |
C.知识女性普遍追求自由平等 | D.成都地区涌现了一代新女性 |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
B.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
C.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 )
①长袍马褂 ②中山装 ③列宁装
④旗袍 ⑤西装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③④ |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现了许多词汇,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下列哪一组词汇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
19世纪90年代以前,西式服装在中国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的穿着,但到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开始广为流行,不仅一些大城市中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就连一些穷乡僻壤也不能免俗。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因有( )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②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革
③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及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1928-1933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
C.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