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该受到侵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2、《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1)根据材料1,说明格老秀斯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1、2,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态度有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有人认为:联合国成立之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美国有实质上“隐蔽”的否决权。华盛顿利用他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权归于无效。
——《史学月刊》
材料2、早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和亚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实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帕尔默等《现代世界的历史》下册
材料3、2004年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展开一周以来,安理会改革,特别是由哪个国家担任扩大后的安理会新常任理事国的问题成为焦点。目前共有8个国家在联大论坛上“报名”参加角逐,随着联大辩论接近尾声,新席位争夺战的格局已基本确定。
首先联合加入角逐的是印度、巴西、德国和日本。四国在一般性辩论开始不久便发表联合声明,承诺相互支持争取常任理事国资格的努力,向外界传递出它们“志在必得,共进共退”的信号。
尼日利亚、南非、埃及和印度尼西亚则组成第二梯队加入了竞争。
(1)材料1说法正确吗?结合史实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2分析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作用有何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你怎样看待今后联合国的作用?当前八国角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反映了联合国在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4)你同意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吗?陈述你的理由。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铸剑为犁 打结的手枪
材料2、联合国秘书长在千年报告中说:“建设一个比20世纪更安全、更公平的21世纪,乃是需要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作出坚定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可见个人在联合国事务之中是可以也应该发挥周积极作用。
(1)这两座雕塑反映出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维护其宗旨的办法是什么?
(2)当今世界维护联合国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已在对外政策上树立起责任大国的形象,成为联合国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你认为这与我国新时期哪些对外政策有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3年8月27~29日,举世瞩目的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首次六方会谈最大的成功是确认了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启动了和平解决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这次会谈为继续通过对话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奠定了基础,向着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后的关于朝鲜半岛局势问题虽一波三折,但和平解决一直是主流得到共识。
(1)朝核的六方会谈指的是哪六方?
(2)首次六方会谈的成功举行说明了什么?
(3)首次朝核六方会谈是中国倡导并推动的,中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首次六方会谈的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在西班牙马德里、在英国伦敦等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
材料2、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2000 年6月,朝鲜与韩国首脑会晤并发表共同宣言,确认朝鲜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羁绊原则和寻求统一的方向。2002年,朝鲜核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2003年2月,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就职演说中,敦促朝鲜放弃核研制计划,并且表示将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加强与美国、日本协调,与中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密切合作,2003年8月下旬,关于朝鲜核问题的中、美、日、俄、朝、韩六方会议在北京举行。
回答下列问题:
(1)朝鲜半岛形成分裂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2)从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人民愿望的角度,简要评议韩国总统卢武铉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态度。
(3)简要分析朝鲜半岛政治局势的发展所反映的当代国际关系发展趋势与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正、公开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2、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家,10月19日,国联宣布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事后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要退出埃塞俄比亚"。--《世界史纲》
材料3、联合国之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依照和平方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和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1)建立国际联盟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依据材料1,说明国际联盟成立时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
(2)材料2中,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制裁没有包括石油,隐含的原因是什么?这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材料1与材料3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的宗旨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世界怎样的一种趋势?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造成二战后德国与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有何相同点?
(2)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意志民族用和平方式由分裂走向了统一。概括说明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3)用史实说明韩朝两国在走向统一的道路上作了哪些努力。
(4)以上史实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怎样?
对于“9.11”恐怖事件,国际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导弹轰炸不值十美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其战略目的是( )
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资源 ②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 ③平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 ④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积极意义是( )
①促进核裁军,防止核扩散 ②促使少数大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③控制环境污染 ④推动国际裁军与军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逝去的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先后出现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大国际性组织,它们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财产和档案全部移交给联合国。
——摘自《20世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出于对……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和原则的共同纲领业已表示赞同,确信为在它们本国以及其他国家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维护人权与正义,必须对其敌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且确信它们现在正在对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共同的斗争,特宣告:……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
——摘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美、中、英、苏四国政府)它们承认有必要在尽早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通性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这一组织。
——摘自1943年lO月《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材料四 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塑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联成立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明当时二十六国要求建立联合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的两座雕塑反映出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什么?《联合国宪章》规定维护其宗旨的办法有哪些?当今世界威胁联合国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下列事件能反映出当今世界地区局势缓和得到加强的是( )
①美、英、法等国接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②2000年6月朝韩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③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开展核试验@2007年5月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朝韩铁路恢复通车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④ | D.③④ |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
A. | 腐败蔓延 | B. | 恐怖主义 | C. | 政变频繁 | D. | 民族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