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彼得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 拉伯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D. 狄德罗--宣扬科学与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两次战争期间
    
中英《天津条约》签字           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
C.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 D.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漫画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A. 美国、英国、法国 B. 英国、法国、苏联
C. 美国、英国、苏联 D. 美国、法国、苏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

A. 腐败蔓延 B. 恐怖主义 C. 政变频繁 D. 民族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B. 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 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 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A. 梁启超 B. 黄兴 C. 孙中山 D. 蔡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摘自《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日和戎,二日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日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摘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摘自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送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摘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完成:
(1)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是什么?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改革。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的回归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

A. 1943年 B. 1945年
C. 1997年 D. 1999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楷模"。这场会战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正、公开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2、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家,10月19日,国联宣布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事后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要退出埃塞俄比亚"。--《世界史纲》
材料3、联合国之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依照和平方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和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1)建立国际联盟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依据材料1,说明国际联盟成立时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
(2)材料2中,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制裁没有包括石油,隐含的原因是什么?这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材料1与材料3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的宗旨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世界怎样的一种趋势?

来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 拿破仑 B. 华盛顿 C. 伊达尔哥 D. 俾斯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 B. C. D.
来源:2010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A.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 "四人帮"遭到毛泽东批评
C. "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

A. 隋朝统一 B. 北宋统一 C. 明朝统一 D. 清朝统一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曾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战役是

A. 葛底斯堡战役 B. 瓦尔密战役 C. 色当战役 D. 纳西比战役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 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B. 进行产业更新换代
C.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 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 细胞学说的提出 D.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②"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③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④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的发展有赖于青年一代的沟通与交流。为此,我省N中学邀请日本某校学生前来访问,并拟定了以下交流提纲。假如你作为N中学的一员,按照提纲要求,将如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先进的中华文明曾予日本以很大影响。请以汉、唐为例,各举一项史实说明。
②19世纪60年代后,中日两国开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试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例,简述其背景的共同点和各自军事改革的措施。
③明治维新后,日木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中日关系发生逆转。指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源。
④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试列举日军制造的两起惨绝人寡的大屠杀。同时,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右图《1945年8月的广岛》的景象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
⑤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②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主要内外因素。
③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也开始崛起。请问崛起过程中俄国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④分析英国、德国、俄国崛起道路的共同之处,并就中国的繁荣富强之路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