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1、图2,提取有关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图1                                图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材料一、二依据不同史观建构的中国近代史主线分别是什么?
近代前期,针对蒋廷黻提出的命题,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方面做出了怎样回答?资产阶级积极投身近代民族实业,为什么没有能够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据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
请回答:
(1)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1)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有哪些?
(2)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点有哪些?
(3)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从鸦片战争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回答:
(1)列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美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2)“树上的伙伴”、“果园的主人”分别指谁?
(3)“发生纠纷”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4)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5)美国出来调停的目的何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有何意义?在此之前,中国历代政府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新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的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请回答:
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这种观点。(要求:回答要层次清楚,论证严密,言之有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也就不会有这场战争的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促进封建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但也有人认为:“在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被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并没有加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对于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史实分析评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
《鸦片战争》资料
材料2 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闻报纸报道:“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口所得最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鸦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
《鸦片战争》资料
材料3 “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回答:
(1)材料1、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1和材料2是何关系?简要说明之。
(3)材料3反映了什么问题?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