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表有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下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通过专题二学习,你对此印象最深的是该图反映了
A.元代行省制度的兴盛 |
B.八国联军侵华的暴行 |
C.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的罪行 |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的暴行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C.中国的闭关锁国 |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下表反映了近代西方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战争名称 |
时间 |
战争影响 |
A |
鸦片战争 |
1840—1842年 |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1860年 |
圆明园遭到破坏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1895年 |
清政府被迫开放上海、苏州等地为商阜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1901年 |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
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来因失业回到家乡,仍作烧炭工人。杨秀清此时的“失业”,与某一城市的开港有关。这一城市应是∶
A.广州 | B.上海 | C.天津 | D.南京 |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信中怒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主要是因为其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 |
B.直接加强了中西方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
C.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
D.使鸦片贸易公开化,加快中西方货币交流 |
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的数据对比,从中能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武器 |
中国 |
英国 |
步枪 |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
火炮 |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 |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 |
火药 |
硝两过高、杂质过高 |
标准火药配方(硝石78%硫8%碳14%) |
A、反映出英国化学工业的进步
B、揭示了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C、证实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说明了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巨大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掏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 B.请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铭刻这一历史事件的最大功效在于( )
A.销烟这件事我们不会忘记 | B.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载史册 |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 |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己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
在福建福州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禁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魂人心。”下列著作与此馆纪念的人最为密切的的应是
A |
B |
C |
D |
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