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北京条约》签订后 |
C.《马关条约》签订后 |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曾国藩 | B.左宗棠 | C.李鸿章 | D.张之洞 |
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O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
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
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
A.虎门销烟给英商造成巨大损失 |
B.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
C.英国军事力量比中国强大 |
D.英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工业革命成果 |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 B.军事武器的优劣 |
C.国民素质的优劣 | 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
鸦片战争后,清朝把《南京条约》看作“永相和好”“永息兵端”的“万年和约”,开始着手处理与各国“妥议税饷章程”等“善后事务”,以确保“中外相安”。此事表明:( )
A.清政府满足了列强的要求,自此中外相安 |
B.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
C.清朝统治者看不清西方列强的本质 |
D.清朝统治者开始开眼看世界 |
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民、提勺――官、漏斗――政府、壶――外国)。其政治寓意是( )
A.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
B.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不必再按旧例由公行承办,“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事实上宣告了清朝政府( )
A.废除了公行贸易制度 | B.开始与西方平等外交 |
C.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 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 )
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 |
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
C.中国逐渐丧失对关税主权的保护 |
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 |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中日甲午战争 |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