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
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①数量增多②开始深入内地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872年的《申报》曾记载:居民王阿保等10余人,违反租界工部局关于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的规定,挑着无盖粪桶过街,经巡捕劝阻不听,被拿送(租界的)会审公廨,各被拘留一天。其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人生活中存在陋习 |
B.大众传媒具有爱国性 |
C.租界的设立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
D.租界内市政管理法制化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 | 中英战争 | B. | 鸦片战争 | C. | 通商战争 | D. | 夷匪犯境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
A.必然性 | B.偶然性 | C.可能性 | D.必要性 |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
央视《大国崛起·德国篇》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主义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经登上高峰以后,就会把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材料中的“梯子”是指( )
A.殖民主义 | B.自由主义 |
C.贸易保护主义 | D.民族主义 |
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
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勒索大量赔款 | B.割占香港岛 |
C.领事裁判权 | D.协定关税 |
1862年上海的租界里,曾经空置的小木屋被房东用更高的价格租出去,卖鸦片的洋行转向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不再建造小木屋,改建两三层的小楼,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但到了1864年下半年,新建房屋再次出现空置,在建的房屋也纷纷停工,许多开发商破了产,甚至有人跳黄浦江了。当时上海租界楼市的这些变化,与哪一历史因素关系密切?
A.太平军的东征与失败 | B.英法联军的入侵及其撤离 |
C.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衰落 |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消长 |
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这表明( )
A.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 | 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 |
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 | 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 |
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为官之要,“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有该思想的是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梁启超 | D.陈天华 |
对“半殖民地”的理解准确的是( )
A.政治上被帝国主义占领 |
B.丧失了部分主权,形式上保留了自己的政府 |
C.丧失了全部的主权,保留了封建主义 |
D.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产生了资本主义 |
19世纪50、60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 |
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 |
C.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之间的战乱 |
D.西方文明生活方式的吸引 |
英国在近代中国取得的下列侵略权益,是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实现的是
A.商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
B.商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
C.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
D.外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