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
D.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
三元里人民发出《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即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曾经将尔诛灭,因大洋各属国,求我皇上准其通商,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容尔狗邦通商交易。”对这一文件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
②反映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
③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
④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手工业产品滞销 | B.“耕”与“织”分离 |
C.土地高度集中 | D.农民失去土地 |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这反映了清朝( )
A.重获国家之独立 | B.与列强和平相处 |
C.外交迈向近代化 | D.对世界全面开放 |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
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
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驰 |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
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
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勒索大量赔款 | B.割占香港岛 |
C.领事裁判权 | D.协定关税 |
1862年上海的租界里,曾经空置的小木屋被房东用更高的价格租出去,卖鸦片的洋行转向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不再建造小木屋,改建两三层的小楼,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但到了1864年下半年,新建房屋再次出现空置,在建的房屋也纷纷停工,许多开发商破了产,甚至有人跳黄浦江了。当时上海租界楼市的这些变化,与哪一历史因素关系密切?
A.太平军的东征与失败 | B.英法联军的入侵及其撤离 |
C.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衰落 |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消长 |
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这表明( )
A.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 | 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 |
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 | 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 |
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为官之要,“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有该思想的是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梁启超 | D.陈天华 |
对“半殖民地”的理解准确的是( )
A.政治上被帝国主义占领 |
B.丧失了部分主权,形式上保留了自己的政府 |
C.丧失了全部的主权,保留了封建主义 |
D.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产生了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