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四:清咸丰戊午年五月,清政府签订某一对外条约:“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第三款 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关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大清皇上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第五十一款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分析唐太宗、乾隆皇帝不同的“华-夷”观? 并指出对唐、清两代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四中的条约签订于何时、名称是什么?这些条款反映出“华-夷”地位有何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拿破仑三世时,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武器的优劣
C国家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来源:南开试验学校高一历史期末复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 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D最终签定了《北京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是
A武力侵略 B迫使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
C火烧圆明园 D增开了通商口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A维持鸦片贸易
B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获取大量白银
D “世界工厂”对市场的需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鸦片战争后中英贸易统计表:
价值单位:万英镑

年份
1840
1842
1845
1850
1851
1853
输华商品总值
52.4
96.9
239.0
140.0
216.0
100.0

(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回答:
(1)1840~1845年中英贸易额变化呈什么趋势?为什么?
(2)1845~1853年中英贸易额变化总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我们今天应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许多外国学者非常看重“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具有最深远的后果并成为外国人在华享有一切让与权的主要根据的条款”。
                    ——菲利南·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文译本
  材料2 “向来各外国商人只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吝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虎门条约》第八条
  材料3 耆英(钦差大臣)在同英国全权公权公使璞鼎查签订《虎门条约》附件《海关税则》后,美国驻广州代理事咯京也请求清政府准可美国商人按新章纳税。耆英表示同意。他事后向朝廷奏报解释说:他向美国人“宣布皇仁,准照新章,在闽、广、江浙五口输税贸易,以示怀柔”,还说,“仰蒙皇上一视同仁,自不致有异议”。
        ——郭卫东《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片面最惠国待遇在中国的确立》
  材料4 “现经两国议定,嗣后大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或其商民,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为该国并其商民从来未沾,抑为此条约所无者,亦当立准大合众国官民一体均沾。”
                                ——中美《天津条约》第三十款
  请回答:
  (1)材料1视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中,最具影响后果的条款是什么?它载于本题所引的哪些材料里?
  (2)有学者认为“条约中具有最深远的后果”的条款,主要不是外国勒逼,而是清政府主动出让的。在本题所引的材料中可否找到论者所言的根据?你同意这位学者的看法吗?为什么?
  (3)现今国际贸易中通行的惯例是什么?它与本题所论及的条款有何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政府已不能完整独立的行使主权 B.开放的区域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C.由闭关锁国转变为被迫对外开放 D.“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山东省潍坊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抽样监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辱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三元里抗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照片《裹小脚的男戏子》是外国游历者在中国内地拍摄的,这副照片可能的拍摄时间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中期
D.“文革”期间
来源:2010高三期末联考夯基01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