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形象的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不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②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军占领上海后,清朝海关瘫痪。下图所示为1854年的一段公告,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谨告在华美国商人:
签名于此的金能亨副领事奉命告知在上海的美国公民,他从美国驻华公使馆获得指令:鉴于目前的形势,只要清国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自由出入港口而无需交纳海关税,那么,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而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

 
A.清政府授予列强进出口免税特权
B.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C.外商利用租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D.美国此举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唐代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
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
B
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C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经逐步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带动了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
D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美国赢得了独立,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莫里逊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在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整个近代外交是一部屈辱史
B.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中国外交正逐渐走向自主
D.收回关税自主权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十九世纪后60年(      )

A.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
B.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
C.民族抵抗意识的完全丧失
D.传统意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D.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涉及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
B.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支付列强巨额赔款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