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列强支持太平天国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材料内容表明(  )

A.英国实行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政体 B.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
C.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D.英国女王是英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

A.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开办工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时人诗中提到“通川(州)烽火逼,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宫禁满兵戈。”导致“仓皇幸热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某一时期,在城市风行,引起政府的查禁。不过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是在租界区,还开了不少新戏馆。据此推断“某一时期”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8世纪末
C.20世纪中晚期 D.19世纪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下边中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1843年前后中国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

货物
1843年前旧税率
1843年后新税率
棉纱
13.38
5.56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斜纹布
14.92
5.56

A.适应了英国对中国输出商品的要求
B.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
C.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英国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     )

A.强迫赔款 B.商品输出 C.鸦片走私 D.开设工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签订《南京条约》后的情景图,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
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又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在中国开设工厂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华权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