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A.都成为超级大国 | B.进行“冷战”对峙 |
C.共同对付法西斯 | D.军事实力接近 |
对雅尔塔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
B.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
C.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 |
D.标志着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政治组织。《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下列对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表述最准确的有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
③促成国际合作 ④协调各国行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抗 | B.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
C.德意志民族的分裂 | D.古巴导弹危机的产物 |
某西方学者说:“1945的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体系化 |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
C.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
“联合国不是二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联合国
①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是在美国积极倡导下建立起来的
③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 ④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在某个时期美国政治文化中出现了“围堵”、“解放”、“多米诺骨牌”、“威慑”、“遏制”等概念。这些概念出现的时期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B.一战时期 |
C.二战时期 | D.冷战时期 |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
A.朝鲜战争 | B.柏林危机 |
C.古巴危机 | D.越南战争 |
“1962年,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袭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里相拥而泣,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朝鲜战争 | B.“柏林墙”事件 |
C.越南战争 | D.“古巴导弹危机” |
下列属于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史实的是
①德国和朝鲜分裂②柏林危机③古巴导弹危机④美苏争霸
⑤朝鲜、越南战争⑥美苏、北约与华约以及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谍战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⑥ | D.①②④⑤⑥ |
关于“二战”后世界形势,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其历史特征,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最恰当
A.风雨如晦 | B.风云变幻 | C.风雨交加 | D.风花雪月 |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美、英三国“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开罗宣言》的发表
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B.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美、英等大国的承认 |
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 |
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
“波兹南事件”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A.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和政府矛盾尖锐 |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应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
C.受苏联模式的控制,波兰经济落后 |
D.苏共二十大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