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 )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但绝非国联的简单翻版。下列属于联合国与国联不同点的是
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③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
④带有大国控制和强权政治色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美国“要会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的实质是称霸世界,使美国在谋求霸权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是

A.与苏联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B.策划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
D.组织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西方学者说:“1945的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体系化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C.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1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第四次中东
战争(1973年)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有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的人道主义传统

来源: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了①、②、③、④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下图),其中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影响最深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面三幅漫画的寓意,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图1:德国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系形成
B.图2:柏林墙加大了隔膜,美苏对峙加剧
C.图3:民间暗中交往,德国统一,冷战结束
D.三幅漫画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演变
来源: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反映了()
①追求和平民主进步的潮流
②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现象
③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
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⑤两大国际阵营的对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
C.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 D.美中两国间没有共同利益可言
来源: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4年,苏联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由于固定卢布汇价、交流经济情报等规定,最终没有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这表明()

A.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B.美国准备实行“冷战”政策
C.苏联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D.苏联将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来源:2015届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现代社会,对于战犯的审判并不是单纯的成王败寇,而是给予战争一个明确的结尾,并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1945年的纽伦堡审判正是这样的战争休止符。下列有关纽伦堡审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纽伦堡审判只追究发动战争的个体责任
B.纽伦堡审判中对战犯的指控依据之一是《非战公约》
C.纽伦堡审判开创将战犯押上国际法庭接受法律惩处之先河
D.纽伦堡审判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和计划执行者进行的国际审判
来源:2015届浙江高三高考前全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来源: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对此,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1945年“国民政府不仅作为抵抗日本的自由中国的领导者而赢得了喝彩,还把中国带进了世界政治舞台,在那里终于被承认为大国之一。”下列可以成为其史实依据的是()
①签署《大西洋宪章》②签署《联合国宪章》
③参加雅尔塔会议④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1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到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过程。其标志是(  )

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出现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冷战结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