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丘吉尔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该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
B.核均衡避免了新的大战 |
C.两种制度互相借鉴调整 |
D.两极对峙格局得以形成 |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对中美两国意义巨大,对世界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美国正在用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民主运动,这是我们所感激的。……7月4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
——摘自《祝美国国庆日》(1944年7月4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二
材料三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国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形成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媒体对“红色中国”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态度”形成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反映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1953年7月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在维持南北分治、保持半岛的“冷和平”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但近几年来“朝核危机”的久拖不决,加剧了半岛局势的动荡。这表明
A.东北亚国际结构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
B.原有停战机制难以适应局势的变化 |
C.冷战后朝鲜半岛依然存在冷战思维 |
D.南北朝鲜对峙是问题产生根源所在 |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
C.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
1946年初,美国外交官凯南首先提出“遏制政策”,被华盛顿当局积极采纳。“凯南本人……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这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 )
A.对抗共产主义 | B.争夺世界霸权 |
C.实行政治封锁 | D.采用经济制裁 |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说明( )
A.苏联谋求战略平衡计划受挫 | B.美国称霸世界企图遭受打击 |
C.中国力求抗衡美苏世界大国 | D.美苏争霸双方国际形象受损 |
约瑟夫奈在其所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一书中对美苏冷战的爆发做了如下表述:“两极结构使得双方(美苏)很可能被拖入欧洲的权力真空之中,并且很难从中摆脱出来。严重的意识形态对立限制了联合国的作用,阻碍了国际间的交流,使得国际体系的过程变得不和缓”。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②意识形态因素是导致美苏冷战的重要原因
③冷战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作者的这段言伭( )
A.为“遏制理论”造势 |
B.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 |
C.促成北约成立 |
D.推动德国分裂 |
结合所学分析表1,正确的是
表1: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
1950年 |
1953年 |
1954—1961年 |
1962年 |
1970年 |
美国 |
14.5 |
49.6 |
40.5~47.8 |
52.3 |
77.8 |
苏联 |
15.5 |
25.5 |
26.7~43.6 |
49.9 |
72.0 |
日本 |
|
0.3 |
0.3~0.4 |
0.4 |
1.3 |
中国 |
2.5 |
2.5 |
0.3~7.9 |
9.3 |
23.7 |
①国防开支少有利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②苏联是二战后唯一能在军事上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导致美国国防开支大量增加
④中国国防开支在六十年代的激增是因为经济的好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
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
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 |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
1957年12月19日 |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备战状态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D.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新的力量已孕育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作者意在说明( )
A.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
D.“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 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 ④美苏争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C.欧洲共同体 | D.华沙条约组织 |
下图的漫画反映的是“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事例与这一政策无直接关系的是( )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 |
B.美英军队未经联合国授权便攻打伊拉克 |
C.美国出台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 |
D.美国加紧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