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应出自
A.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
B.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说 |
C.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
D.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 |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 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
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 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 )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C.建立北约组织 | D.实施军事援助 |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折射的主题是
A.美苏展开激烈的空间争夺 |
B.“冷战”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
C.苏联在“冷战”中占有优势 |
D.20世纪60年代美苏以空间对抗为主 |
“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
1945年4月,斯大林对南斯拉夫共产党代表团说:“这次战争(“二战”)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材料表明苏联
A.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与利己主义 |
B.加强“华约”国家团结对抗西方 |
C.在东欧推行社会主义制度 |
D.与美国关系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 |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为什么会发生?上世纪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在冷战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统派”。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卷入越战并触发对外政策危机和国内政治与社会动荡,西方学术界发生内在分化,“修正派”挑战“正统派”,将冷战发生的责任归之于美国方面。进入70年代以后,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始解密,“后修正派”开始崛起,“后修正派”学者指出美苏两大国都对冷战的发生负有责任。
——摘编自陈兼.余伟民《“冷战史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等
(1)学术界对冷战责任问题的观点不断变化,请概括影响这一问题研究的因素 。
(2)请就材料中“正统派”或“修正派”关于冷战责任的其中一观点加以论证。
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被美国决策层采纳。其主要内容是: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这一报告
A.为美国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
B.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
C.宣告了美国欧洲复兴计划的出台 |
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
“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
二战前,文明的概念开始发生变化,不再特指欧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文明一词在英语中也变成了复数,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美国霸主地位确立 | B.欧洲仍然处于世界中心地位 |
C.多极化趋势加强 | D.欧洲开始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 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
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 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
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
C.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
D.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
B.“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
C.“冷战”已经代替了直接对抗 |
D.“和平”成为“冷战”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