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任意写出4个即可,5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
(3)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状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备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为达此目的,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 依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3) 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美国“不能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原因。为此,美国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材料一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右图),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1)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1950年12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2)材料二中,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2分)
材料三 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四 2005年6月,《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题,用20多个版面做了一组有关中国崛起的特别报道,导语则为“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谅解才是出路”。
(4)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四中“导语”的认识。(2分)
学习贵在积累。小龙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专题时制作了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帮助小龙同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5分)
卡片一:
卡片二:
(1)请把卡片—A处补充完整。
A
(2)根据卡片二,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
(3)根据卡片内容,指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并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据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材料二:
材料三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两大组织的性质和其成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得挑战”的根本原因。分析影响新的国际格局的主要因素。
(4)材料四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回答: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哪一则材料的可信度更高?说明你的理由。(8分)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一类型的材料与图二材料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
(3)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说明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人类为什么到20世纪才会发生世界大战。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近代史上,宗教为促进世界整体化起过哪些作用?
(2)16世纪初,欧洲天主教会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3)《圣经》宣扬神创论,认为各物种和天地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且物种一经造成就不再变化。神创论在19世纪受到什么理论的冲击?这一新理论还有何影响?
(4)1951年,美国驻缅甸大使大卫·基观察到:缅甸85%人口是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对缅甸佛教事业进行援助不仅会赢得缅甸人的好感,取得“多于军事或经济援助几倍以上的成效”。美国国务院批准了“通过缅甸的佛教计划来加强反共活动”的建议,并拨出款项予以支持。简要分析美国这一措施出台的背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材料三 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同样值得我们铭记的是,1989年首先是属于欧洲的,也许它将是我们所见证的最后一件由欧洲主宰的世界大事。
——摘编自2006年5月25日《卫报》,作者马丁·雅克,伊文译
(1)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4分)
(2)依据上表,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任选一个角度,概述20世纪上半期的变化。
(3)为什么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材料二
材料三 生活在组成苏联的16个加盟共和国中的难以控制的少数民族,由于遭遇到了至少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严重的经济危机,他们的敌意增加了。戈尔巴乔夫的经济重组的改革计划唤起了人们对改善经济条件的期望。然而,经济形势却进一步恶化了。由于效率低下的企业被迫削减工资额,甚至关闭,失业率急剧上升。由此产生的社会贫困加剧了种族骚乱和冲突……这些不断上升的问题对戈尔巴乔夫来说实在是太多了。到1991年,他的领导人地位已被鲍里斯·N·叶利钦所取代,苏联本身也已解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请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加以分析。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 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戈尔巴乔夫当时面临哪些主要问题?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或地区性组织,见证了“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 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
材料三: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地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经济活动的和 谐发展。……发展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当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歇尔所说:“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他所说的“自由 制度”是什么制度?
(2)据材料一,马歇尔这次演说提出了什么?影响如何?其实质是什么?
(3)据材料二分析北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4)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共同体条约”的目标。《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材料四 2002年初,一位俄罗斯学者指出:“在长达10年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对抗转向本质上是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
——张宏毅《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及未来走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实质与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
(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3)据材料三,概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8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今世界为什么还会存在着“另一种对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建立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据《世界当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材料四 “‘二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布津热斯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初期的国际背景分析该设想的形成原因。这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储备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3)结合史实,20世界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如材料三中所说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所提到的“新的力量”是指哪些力量?“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与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挑战两极格局的国际力量有哪些?
(2)材料二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 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
材料三: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地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经济活动的和 谐发展。……发展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当代世界史》
回答:
(1)材料一中马歇尔所说:“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他所说的“自由 制度”是什么制度?
(2)据材料一,马歇尔这次演说提出了什么?影响如何?其实质是什么?
(3)据材料二分析北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4)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共同体条约”的目标。《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