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调查结果:1946年6月,58%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50年11月上升到81%。1948年1月,83%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67%的人主张制止苏联的扩张。以上数据说明:
A.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有其社会必然性 |
B.美国百姓对苏敌视是冷战的主要原因 |
C.苏联扩张导致美国百姓对苏好感度下降 |
D.杜鲁门主义导致多数美国百姓敌视苏联 |
观察下图,导致该局面产生的背景中,最直接一项的是
A.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 | B.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渐形成 |
C.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 | D.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出现 |
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结束越南战争 |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
C.撤出古巴导弹 | D.签订《华沙条约》 |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
B.抛出马歇尔计划 |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这种‘伟大’主要通过三个进步性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来,”下列不属于“进步的历史进程”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巨大增长 | B.殖民体系的瓦解 |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D.两极格局的形成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 B.成立经互会 |
C.成立华约组织 |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 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 |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 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B.马歇尔计划 |
C.丘吉尔“铁幕演说” | D.杜鲁门主义 |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反映了(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 | B.不结盟运动迅速展开 |
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 D.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 B.欧洲共同体 |
C.华沙条约组织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市场的影响是
A.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 | B.引发世界性经济大战 |
C.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 | D.断绝彼此间经济交往 |
观察下图,导致该局面产生的背景中,最直接一项的是
A.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 | B.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渐形成 |
C.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 | D.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出现 |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
A.“分权与制衡”原则被破坏 | 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C.冷战局势助推了美国科技发展 | D.欧共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
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调查结果:1946年6月,58%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50年11月上升到81%。1948年1月,83%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67%的人主张制止苏联的扩张。以上数据说明:
A.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有其社会必然性 |
B.美国百姓对苏敌视是冷战的主要原因 |
C.苏联扩张导致美国百姓对苏好感度下降 |
D.杜鲁门主义导致多数美国百姓敌视苏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