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 |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所打破 |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
D.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
“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背景可能是
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
B.美国国内亲共势力强大 |
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
D.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
《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 )
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
B.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 |
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
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 |
2007年,西方媒体纷纷指责中国“黑客”攻击美、德、英等国的政府或军方网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这些言论是冷战思维的表现。“冷战思维”的核心内容是
A.打击 | B.遏制 | C.合作 | D.共存 |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 B.战时同盟解体 |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 D.国家实力变化 |
为避免二战后初期的欧洲发生政治危机,同时可以此牵制欧洲的某大国,美国
A.出台杜鲁门主义 | B.出台了马歇尔计划 |
C.成立北约 | D.发动朝鲜战争 |
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图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 B.古巴导弹危机 |
C.马歇尔计划 | D.两极格局瓦解 |
下面是二战后的一幅政治漫画。据漫画中的信息可知
A.美苏对抗出现了紧张局面 |
B.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
C.美苏冷战对抗已正式形成 |
D.柏林墙标志德国正式分裂 |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
A.同盟力量的差距 | B.意识形态的对立 |
C.军事力量的失衡 | D.经济水平的差距 |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准确的是( )
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 |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
1957年12月19日 |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中国新闻网报道,朝鲜于2013年3月切断板门店红十字会联络渠道和朝韩军事热线,以回应韩国和美国的联合军事演习。造成朝鲜半岛分裂,朝韩对峙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美苏的“冷战”政策 |
C.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
B.加快了欧洲的复兴 |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
D.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
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2月,阿尔巴尼亚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1956~1961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例行会议。材料反映出
A.社会主义阵营意见不一 | B.苏联抵制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
C.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D.经济对抗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