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朝鲜宣布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并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协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
②双方以北纬38度附近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③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
④双方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成立朝鲜和韩国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图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在( )
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 |
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 |
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 |
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 |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当时威胁其战略意图实现的因素是( )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
B.西欧国家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
C.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
D.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
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献最适合选入该馆展示的是
①《北大西洋公约》
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③勃列日涅夫手稿
④《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 B.成立经互会 | C.成立“华约” |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
这是一位中国女生2009年在德国学习期间的一封家书(部分):
造成柏林成为“多中心的城市”的历史原因是( )
A.德国国内民族矛盾激化 |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主要说明马歇尔计划( )
A.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
B.加快了欧洲经济的恢复 |
C.推动了战后西欧一体化进程 |
D.改善了美欧关系 |
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至1951年),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 )
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 |
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 |
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 |
购买 燃料 |
其他 |
26% |
24% |
15% |
12% |
23% |
A.向西欧倾销剩余商品
B.注重西欧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C.稳定欧洲的社会秩序
D.扶植并控制西欧国家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 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
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 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
“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主人最有可能是( )
A.丘吉尔 | B.爱因斯坦 | C.杜鲁门 | D.富兰克林·罗斯福 |
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反思60年前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决策时,指出美国要为这一决策导致的欧洲分裂局面承担责任。“这一决策”是指签署
A.《慕尼黑协定》 | B.《大西洋宪章》 |
C.《雅尔塔协定》 | D.《北大西洋公约》 |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C.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 D.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