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D.制度法令的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日渐削弱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司法制度不断加强
D.郡县制度不断强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奴隶起义频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从政治上”最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

A.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B.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
C.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
D.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沿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个历史时期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很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元朝实施行省制  
④明朝设立内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科技强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这是由于两者:

A.推动立法的动力不同 B.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C.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D.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