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这句话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分封制 | B.行省制 |
C.郡县制 | D.内阁制 |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 | B.宣扬君权神授 | C.树立专制权威 | D.制造暴政依据 |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反映了统治者逐渐重视廉政建设 |
B.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
C.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 |
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 |
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形成 | B.神权与王权结合 |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 D.王位世袭制确立 |
秦朝《琅琊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材料反映了( )
A.对秦皇文治武功的颂扬 | B.秦朝实行富民强国政策 |
C.秦始皇刻意掩饰其暴政 | D.统治者重农抑商的主张 |
郡县制与分封制主要不同在于( )
A.郡县分两级,分封分四级 |
B.分封制主要在周朝实行,而郡县制开始于秦朝 |
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
D.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分封制不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 | 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
C.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 | 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
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 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
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
社会转型期政治制度变化剧烈。从先秦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有( )
①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②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③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