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1951年9月4—8日,时日媾和会议议在旧金山召开,总共有52个阅家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未被邀请参加会议。9月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49个国家(包括日本)在和约上签字。苏、波、捷拒绝签字。5小时后艾奇逊(美)和吉田茂(日)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旧金山媾和与日美“安保”体制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使日本重整军备,并参加到美国的反共军事体制中去,成为美国的亚洲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国际关系史第8卷》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前和战后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重大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政策分别造成怎样的影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危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质。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族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进入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请回答:(1)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2)结合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本投降后,美国针对日本的“大东亚圣战”说,提出了“太平洋战争史观”,以澄清民众对战争的“模糊观念”。“太平洋战争史观”的主要观点圈定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日本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经七七事变到最后发动太平洋战争,对外战争是连续性的。⑵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在中国。⑶美国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最大贡献”。 ⑷以军部为中心的军国主义是侵略战争的主要责任者,天皇、宫中派(天皇身边的重臣)、财界、舆论界等属于“稳健派”,是军国主义的“对立势力”。 ⑸强调日本帝国主义者“隐瞒了事实”,“欺骗了民众”。
请回答:
①举例说明在“大东亚圣战”中,日本帝国主义者“隐瞒了事实”,“欺骗了民众”。(4分)
②你如何理解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史观”?(1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中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
材料二:照片中英国首相张伯伦自慕尼黑回国,声称已赢得“我们时代的和平”。
⑴ 材料一中的狗代表哪一个国家?这只狗为何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吠叫?
⑵ 根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那只“狗”不会咬人的证据。
⑶ 请你对这只“狗”的行为做一评述。
进入21世纪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总趋势,但这种发展面临着挑战。请回答: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法西斯恐怖势力,到处侵略扩张,并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阿富汗官员2007年7月20日宣布,23名韩国公民在阿富汗被塔利班武装绑架,这是阿富汗战争后塔利班绑架外国人最多的一次。8月30日,最后一批韩国人质获得释放,韩国人质危机宣告结束。
材料三 巴基斯坦反对党领导人、人民党主席贝·布托2007年12月27日在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遭到袭击身亡。此次是件引发媒体普遍关注。有媒体指出,此次是件导致拔过局势混乱。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恐怖组织)严重破坏和平与发展,请举例说明。
(2) 面对法西斯势利的侵略,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的对策?1942年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3)二战后,针对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国际社会为促进和平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各举一列说明。
(4)结合材料试比较现代的恐怖势力与法西斯势力的异同。
1945年9月2日是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说:“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交往,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1)材料中麦克阿瑟所说的“伟大胜利”是指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伟大之处。
(2)1945年之后,美国真像麦克阿瑟所说的那样“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吗?为什么?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观察下列漫画,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材料二 “彩虹是有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二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的深渊。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4分)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图(a)与图(b)、图(c)与图(d)的关系。
材料三: 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4)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角度说明,在二战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联合起来”的事例。(各举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
材料二 英国与德意的作战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到 100公里,长却达 2000 公里的狭长地带反复拉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阿拉曼战役与二战中某些著名战役相比,规模和战果并不显赫。然而,衡量一个战役的历史作用,主要应以它对战争的总进程和对全局的影响而定。地中海南畔的北非、西亚地区合称中东。其战略地位的重要,不仅因为与“战争血液”——石油有关,而且是大英帝国得以维系的生命线和“腰带扣”。英国把它看作仅次于本土的第二个战略重点地区。阿拉曼之战的胜败,不仅关系到大英帝国可能会遭腰斩而解体,计划中的美英联军在西北非登陆后东西夹击非洲军的前提能否实施,也关系到北非的德军可能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亚,与自高加索南下的德军会师于海湾,以致德、日法西斯在印度洋会师。……阿拉曼之战确实是举足轻重、牵动全局的一仗。所以丘吉尔把它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与德意在北非作战为什么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丘吉尔为什么把阿拉曼战役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北非战场的胜利给欧洲战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共和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饱受失业和破产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人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材料三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试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这些苦果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是怎样“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英]霍布斯鲍姆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加入一战的原因。
材料二 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中立法”,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1936年2月,该法进行修改,增加禁止贷款给交战国和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三个“中立法”,使武器禁运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1939年10月底至11月初,通过了新中立法,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款自运”。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39年前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为什么在1939年美国中立政策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材料三 罗斯福说“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假如我的邻居房子着了火。而我有一节花园浇水用的皮带管,我不会在救火前对他说:老兄,这根水管花了15美元,你将按价付款才能使用……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的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激。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罗斯福1940年12月国会演说
材料四 二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质约为1600 万吨,总价值102亿美元。
(3)材料三中,罗斯福说“假如我的邻居房子着了火”主要喻指什么?“皮带管”喻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战争的新变化。
(2)两次大战后形成的和平局面各具哪些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材料二 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趁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联采取了租借法案。”
材料三 彩虹是由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回答:
(1)结合所知识与材料一指出丘吉尔的目的?(1分)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美英会晤的结果和意义(2分)
(2)根据所学知识与材料二指出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苏联的原因及影响。4分
(3)根据所学知识与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提出彩虹构想的背景。列举反法西斯同盟在其后采取的重大的军事政治行动(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