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说法,确切的是
①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②具有中立自保的性质
③加速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④具有对外扩张的特点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转折”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形势等。下列战役最具有“转折”意义的是
A.马恩河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日德兰海战 |
有一本学术著作曾写道:“希特勒曾经答应仅仅是咬上一口,结果却把全部都吞了下去。接着,他夺取了立陶宛的梅梅尔,同时要求获得但泽和波兰走廊。”希特勒“全部都吞了下去”的是
A.埃塞俄比亚 | B.奥地利 |
C.法国 | D.捷克斯洛伐克 |
英国军事学家利德尔·哈特曾经对二战时期某年的军事形势作了如下概括:“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迅速地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之实践。同时,在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到时间已经太迟为止”。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哈特概括的是二战中哪一年的军事形势
A.1939年 | B.1940年 |
C.1941年 | D.1942年 |
苏联元帅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记载:“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场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这两场战役的相同意义在于( )
A.是结束战争的标志性战役 |
B.使法西斯军队完全丧失战略主动权 |
C.使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 |
D.宣告德国“闪电战”的破产 |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
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
“二战”中的下列四次战役的时间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中途岛海战 ③不列颠之战 ④诺曼底登陆战
A.③①②④ | B.①④③② | C.③④②① | D.①③②④ |
二战时期,为瓦解对方军心,交战各方都制作了许多带有心里攻势的海报。下图(《葬礼》)海报中,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着“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大地上狼狈溃逃。下列对该海报的叙述明显不正确的是( )
A.该海报很可能是由苏联方面制作的 |
B.该海报揭示了德国在战场上的重大失败 |
C.反法西斯国家军民的奋勇作战使海报内容成真 |
D.战时海报的宣传内容没有任何可信性 |
观察下边漫画,该漫画( )
A.讥讽了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
B.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
C.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
D.反映了英德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坚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为此,希特勒采取的相应措施有
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 B.进军莱茵河不设防区 |
C.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 D.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很大责任 |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 的野心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 |
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盟国”是
A.美国、英国、中国 | B.美国、英国、苏联 |
C.美国、苏联、中国 | D.英国、苏联、中国 |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兵分三路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下列关于苏德战争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战争初期苏联丧失了欧洲部分的大片领土 |
B.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C.德军的强大攻势使莫斯科城一度沦陷 |
D.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较量中发生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 |
有关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看法很多,下列哪一点看法缺乏足够的依据
A.敌对阵营的力量处于明显的优势 |
B.美国作为强大的经济实体一直站在德国的对立面 |
C.战争开始时候的军事战略决策是错误的 |
D.德国没有征服世界的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