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证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脑,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了1000万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苏联工业化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简要指出苏联工业化的方针和措施。
(3)你认为苏联工业化带来了什么后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  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同i953年相比,个人副业生产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l%。
材料四  1953年至1964年,农庄数日从93 300个减为38 300个,平均每个农庄的农户从1950年的不到100户扩大到1965年的426户。与此同时,出于部分农庄转为农场,加上在垦荒区建立的农场,使得国营农场的总数从1953年的4 857个,增加到196-~年的10 100个。……(农庄) 还是集中劳动,按劳动日分配,吃大锅饭。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五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演变及其实践效果。
(2)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几则材料有何联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十月革命到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规定社会主义事业同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一切东西完全对立起来,让社会主义在一个封闭的自我陶醉的环境中运行,以显示社会主义的“纯洁性”和“优越性”。他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问题:   
(1)“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上述认识,在他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这种工业化道路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历史和苏联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在探索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经济发展状况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材料二: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在前两个五年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与1913年对比:

项目
增长幅度(%)
工业产量
500
生产资料生产
900
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
1900
机床、汽车、拖拉机、航空、化学工业
建立起崭新的工业部门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从两段材料之间的联系,说明材料呈现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2)材料一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两国?在相同的打击面前,两国试图摆脱危机的道路为何不同?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联已发生的重大变化,并指出苏联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1917年十月革命后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分析各个时期实行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

项目
1913年
1928年
“一五”计划初步方案
“一五”计划最佳方案
“十六大”追加数字
1932年
实际完成
煤(万吨)
2 910
3 550
6 800
7 500
 
6 400
石油(万吨)
920
1 160
1 900
2 200
 
2 100
生铁(万吨)
420
338
800
1 000
1 700
616
钢(万吨)
420
430
830
1 040
 
592
汽车(万辆)

0.07
 
10
20
2.93
拖拉机(万台)

0.13
 
5.5
17
4.89
铁路(万千米)
5.85
7.69
8.8
9
 
8.18
棉纺品(亿米)
25.82
25.78
57
62
 
26.91

   说明:1928年底,苏联公布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方案,即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也称最高方案)。1930年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对五年计划的几项重要指标作了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1933年9月完成。1932年苏联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请回答:
(1)从这两个方案和后来的实际完成情况看,哪个方案更符合实际?为什么?
(2)从上表分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成就和不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中学09届高三第3次月考历史试题)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来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来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斯大林格勒战役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