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 |
D.斯大林体制建立 |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 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
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
下面是关于苏联的漫画《军转民——飞机锯木》它揭示出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B.二战结束,持久和平到来 |
C.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
D.工业建设成就突出 |
丘吉尔曾说:“他(指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所肯定的斯大林的功绩主要在于
A.工业和军事方面 | B.政治和经济方面 |
C.综合国力方面 | D.反法西斯战争方面 |
苏联科学家李森科发展了一种称为“春化处理一的育种法,并借助于浮夸和弄虚作假来推广。1935年,他在一次演说中声称反对春化法的科学家:“不管他是在学术界,还是不在学术界,一个阶级敌人总是一个阶级敌人……,之后他被任命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直到1964年,李森科主义才彻底丧失了在苏联生物学界的垄断地位。据此可知
A.李森科的科研成果有重要科学价值 |
B.苏联科学家缺乏学术争论的勇气 |
C.李森科主义是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 |
D.意识形态一度干扰苏联科学发展 |
《斯大林选集》载: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这表明苏联( )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 |
B.认识到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
C.将采用独特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
D.欲通过借用外债进行工业化建设 |
下表为前苏联的解密资料,由此可知( )
A.苏联农民对苏共严重不满 | B.苏联农业集体化进程过快 |
C.苏联重新恢复了余粮收集制 | D.苏共经济体制改革困难重重 |
1933年1月,斯大林在“一五计划”的总结报告中指出“苏联工业总产值在1932年末增加到1928年的219%,而美国工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降低到56%。”据此可知
A.苏联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越了美国 |
B.苏联的经济体制比美国更为优越 |
C.特殊时期苏联经济体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
D.“新经济”推动了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
苏共中央全会的一次决议中记载: “采取措施大大地扩大应当归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处理的、 与完成全联盟和加盟共和国计划有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的范围,其中包括基本建 设、物资技术供应、劳动生产率、成本、产品销售和拨款等问题;保证进一步扩大各部、部属总局、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和经济企业的权力;消除多余的重叠的环节,即精简管理机关。 ” 材料反映苏共中央此举目的是( )
A.消除在经济领导方面的过分集中 |
B.突破斯大林体制实施指导性计划 |
C.开始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
D.实现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写道:“(1917年)10月16日,党中央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选举了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领导起义的党总部。这个党总部领导了整个起义。”据你判断,《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书应出版于
A.“十月革命”时期 | B.20世纪30年代 |
C.20世纪50年代 | D.20世纪90年代 |
苏联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后,成员参加集体农庄的同时还可以有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是集体经济下的个人经济。读下表《1940—1945年集体农庄个人经济农业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比例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全国农业种植面积(公顷) |
15041.4 |
10812.4 |
8771.4 |
9410.9 |
10985.1 |
11360.1 |
集体农庄个人经济种植面积 |
3.0% |
2.9% |
3.0% |
4.0% |
4.4% |
4.3% |
A.苏联领导人认识到个人经济是集体农庄的有益补充
B.战争年代威胁社会主义公有制地位的私人经济增长
C.个人经济增长有利于满足农民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
D.个人经济是不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民经营的个体经济
政府职能的发挥,并不是无限制的,正当的职能发挥,能够使国家稳固,社会发展。过度的职权扩大乃至极权,则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下列哪一变化符合这一说法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
B.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体制 |
C.胡佛自由放任到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 |
D.斯大林体制确立到二战后的苏联三次改革 |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还是觉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划清个人和社会的界限。他们忘记了,削弱个人,不可能加强集体,如果束缚个人,那么集体也不可能获得自由。”其言论是针对
A.罗斯福新政 | B.凯恩斯主义 |
C.斯大林体制 | D.欧洲联盟 |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不可能
A.加强政府对于经济的绝对领导 |
B.开创一种新的现代化建设模式 |
C.建立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
D.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
苏联学者指出:“斯大林主要是列宁学说……非本质立场的继承者。在对待列宁遗产方面他的非连续性显然占优势。”斯大林对待列宁遗产的“非连续性”主要表现在
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
C.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 D.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