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体制已经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对其全盘否定所完全不同的评价。下列评价与当今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不太吻合的是

A.当时国家得以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B.压抑了党内和社会政治民主,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解决了当时国家面临的问题
D.在军事年代建立起的斯大林体制能集中资源用于最主要的地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下表可推知(    )

(注:农庄农户当时分得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个人经济主要指宅旁地经济)
——据《俄罗斯研究》

A.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削弱
C.个人经济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
D.二战的爆发深刻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作出死亡判决。”这主要表明

A.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B.环境问题影响苏联经济可持续发展
C.环境问题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①英国圈地运动 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苏联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适应被帝国主义列强包围的险恶国际环境 
②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③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④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是不利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路径依赖”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自由主义政策
D.春秋鲁国的初税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曾说:“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这说明斯大林认为(  )
①核心任务是实现工业化 ②工业化是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途径  ③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供条件  ④工业化快速得了到实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l

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
D.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
D.斯大林体制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在1943年就说过:“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斯大林的“坟上”的原因不包括

A.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
B.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对农民取多予寡
C.侧重指导性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引导
D.实行单一公有制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斯大林格勒战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