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右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引起图中指标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第一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经济体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2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又提供了资本,实现了农业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土地的分离,是一场土地制度的大变革,即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代替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村的封建剥削关系转变为农业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雇佣剥削,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业机器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条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工业文明的兴盛)
依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圈地运动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一定保障。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但强制性的政策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影响农业生产总量,并减少可能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剩余”价值和市场份额。                                     ——钱乘旦、杨豫《世界现代化进程》
苏联开始实行“全盘集体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它为工业化作出了哪些贡献?及带来了哪些严重问题?
材料三: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业经济束缚落后的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的问题特别严重。由于中国工业化战略启动时人均国民收入只有约60美元,在这种低水平状况下,只有选择农业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化背景分析》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选择农业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政策在国民经济政策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较以往显著区别有:一是把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政策措施与工业化脱钩,从产业结构发展层面考虑,要求工农业协调发展。二是改革前侧重讲农业对工业的支援,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援。
——《中国共产党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哪些改革?效果如何?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的农业政策在国民经济政策中的定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综合上述问题,对你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对斯大林时期确立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你不会用到的关键词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排斥市场 C.单一公有制经济 D.忽视民主法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反映斯大林时期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
C.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B.片面发展重工业
C.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D.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到1930年,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B.农业集体化中农民财产被强行收归农庄
C.新经济政策为发展工业牺牲农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农业的健康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列宁全集》。当时苏联的人来访,听到这一消息时,肯定地说“办不到”。苏联办不到的原因是

A.苏联人民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严格的计划经济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在十月革命时期,经济非常落后,而20世纪6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这实际上说明

A.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C.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D.社会主义将要战胜资本主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B.同苏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弊端
D.阻碍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一时期的流行语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语汇与时代搭配错误的是

A.“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宗教改革
B.“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工业革命
C.“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斯大林经济体制
D.“人非工具”——启蒙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D.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有()
①国际环境险恶②封建专制残余③理论上有失误④制度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通过前两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包括()

A.基本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B.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C.农村初步实现了耕种的机械化
D.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是()

A.执行新经济政策
B.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实现
C.农、轻、重协调发展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是()
①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②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③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④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斯大林格勒战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