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材料二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在革命措施上有哪些相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进步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19 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但1848 年欧洲革命和1871 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在1848 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来到,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材料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 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2)十月革命的发生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3)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巴黎公社建立后、十月革命胜利后和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了无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尝试和探索?

来源:中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腐败的根源在于剥削制度,最大的腐败在于制度腐败。十八大以来,中共用刮骨疗伤的决心交出反腐成绩单——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就公布了近700名官员被调查或处理的消息,绝大多数为厅局级官员,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多达55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反腐败最直接、有效的机体,只有社会才能直接收回国家权力,防止国家为祸。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在反腐败方面的作用欢欣鼓舞。他认为,巴黎公社为了消除“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所引起的腐败,“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务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3页
(1)根据材料,马克思推崇的巴黎公社反腐败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举措?
材料二   1879年的8月29日,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恩格斯指出:“在各类好虚荣的分子与腐朽分子能够毫无顾忌的大出风头的时候,就需要抛弃调和及掩饰的政策,如果必要,发生吵闹及争论也不怕。如果一个政党不敢公开承认、拒绝某些人肆意的作威作福的行为,而是采取一味忍让的态度,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前途。”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 373~374 页
(2)恩格斯针对腐败问题,强调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在西柏坡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毛泽东指出,在伟大的胜利面前,党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滋长。同时,由于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这样,有一些共产党员将可能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会议号召全党同志要牢固地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要认识到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必须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革命即将胜利对全党的告诫,被概括为“两个务必”,结合材料概括其内容。
(4)某中学发起“反腐倡廉,我为国家献计策”千人签名献计活动,请你设计两条方案积极参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二】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和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
(3)结合19世纪60、70年代欧洲大陆主要大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学说的作者,并概括材料一中“阶级斗争”学说发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钱乘旦、许洁明《大国通史·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一些比较务实的人,则希冀并致力于逐步消除各种祸患和通过国家干预或组织工会来调和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些人,以马克思为首,则鼓吹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进行无情而不可避免的阶级斗争的理论。……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830-1870》
材料三 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动荡是现代化进入新阶段后转型期的震荡,是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引起社会矛盾激化所造成的。严重的动荡、战争和危机暴露出了结症所在,使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
——杨宁一《20世纪的文明演进》
(1)请以18、19世纪英国在政治方面的相关史实来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二的这些主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马克思的主张在法国和俄国有何实践?
(3)二战后,现代化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概括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和调整。
(4)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内外压力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请归纳发生的变化有哪些?(可从政治、外交、思想和经济方面着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社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 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 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摘自《学海导航》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社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摘自《学海导航》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这一运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克思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在1871年3月28日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2: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尝试”指的是什么?巴黎公社是怎样“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的?(6分)
(2)据材料2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恩格斯观察这一问题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8分)
(3)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结合法国历史谈谈你的看法。(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新和谐公社蓝图 图二 《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三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材料二】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材料三】

图四   攻打冬宫                     图五  井冈山会师
(1)上述三幅图片在分别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反映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2)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3)图四、图五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材料二.下图是1909年法国雕塑家沃蒂耶在贝尔拉雪滋公墓创作的一座浮雕作品。一位袒胸身着长裙的妇女,中弹后仰,像神圣的天使般深情地张开双臂,像慈祥的母亲悲痛欲绝地拼死庇护着身后若隐若现的受难者,墙面上弹痕累累。雕塑下面刻有雨果名言:“我们所要企求于未来的是公正,而不是复仇”。雕塑取名为《献给历次革命受难者墙》。有人解释说,这位母亲护卫的人群正是巴黎公社社员,她体现了法国母亲无私的爱。于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它称作“公社社员墙”。但令人奇怪的是,当这座浮雕揭幕以后,当时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都一致否认它是“公社社员墙”,也从不去那里拜谒献花。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1)材料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指的谁?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拒绝承认它是“公社社员墙”?简述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3)简述苏俄(苏联)(1917-1936)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共产党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概括指出19世纪初至70年代世界工人运动发展趋势.时代特点及成因,从整体世界历史发展角度谈谈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历史地位。20世纪初,世界工人运动又有什么发展?试分析其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