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面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变化表(各期各国总计为100)

年份
香港
日本及台湾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苏联
其他
1936
1.9
16.6
19.6
11.7
15.9
1.9
0.1
32.3
1947
1.8
1.7
50.1
6.9
0
1.2
0.3
38.0

 
(说明:1936年的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在日本之内,1947年的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这反映了
A.二战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B.战后新经济体系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C.抗战胜利使中国取得关税自主权
D.两极格局下经济竞争的强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解放日报》载,“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种情况

A.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署有关
B.体现了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
C.加速自然经济瓦解,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D.反映出当时美国已独霸中国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发行法币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发通货膨胀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B.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C.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抗战胜利后经济恢复使货币需求大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谭熙鸿主编的《十年来之中国经济》(1948)记录道,当时“建设国防经济,发达国营工矿事业的呼声,遍于全国上下”。这种“呼声”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需要 B.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C.解放战争的需要 D.官僚资本的膨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的是1938年一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该纲要说明

A.日本强化中日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日本要有步骤地在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
C.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钢铁
98
硫酸
80

78
纺锭
60

80
机制糖
90
出口植物油
70
机制纸
50

 
――资料来源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发展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抵抗日本侵华,捐购飞机的民族企业有①天厨味精厂②保晋砂务公司③保兴面粉厂④宁波旅沪同乡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A.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
B.有利于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C.关税主权完全实现自主
D.规避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中国民族工业,则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应该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彻底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中国大众的要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