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
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不能照抄原文)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四: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在土地经营和管理制度上有何发展?
(14分)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谈到: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侵略一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传统一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外因论认为中国现代化受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列举有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内因论认为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传统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3)从19世纪66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追求现代化尝试的重大事件有哪些?(3分)据此分析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特点。(2分)
uD7高中站群uD7高中站群2828、、、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材料一: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二:……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三:“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大多渊源于罗马法。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罗马法实行的法律诉讼制度和原则中,至今依然起作用的有哪些?
(2)材料二中反映了中国法律制度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利法案》确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材料二 康有为说:“(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人群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据此指出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
(2)概括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认为中国强国的出路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在推进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向西方学习了什么?
(1 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据钱穆《国史大纲》整理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三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被过低估计”的原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轨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1903年在美国发表表演说:“革命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我们必须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后,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更可怜。这等亡国君主就好像泥塑木偶像一样抛到粪缸里,看他们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找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便迎来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回答:
(1)孙中山在材料一中表达了什么思想?
(2)简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进行革命斗争?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
(2)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及“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3)图一中1912年成立的临时参议院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结合图一、图二说明当时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5)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读上图,民国初年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导致出现这种营业状况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材料二 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 材料三 轻重工业发展示意图
民族工业分布示意
根据材料二(左图),分析民国初年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特别快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右图),概述民国初年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1913年到1919年冶炼业发展态势形成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 16分)
材料一 右图:秦朝政治结构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摘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四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 N 。佩弗《远东》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秦朝政治制度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分别是什么? (4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比较雅典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相同点和本质上的不同点。( 4 分)
(4)材料四“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
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 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主张。(至少每位列出一条)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
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2)结合具体史实,你如何理解美国宪法 “将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材料三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外国法制史》
(3) 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为什么很多法国宪法都将它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
材料四 孙中山将在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他说:“我们推翻满洲
政府……从颠覆君主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共和政体)。”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生,逆之者亡。这个世界潮流就是人类社会由专制主义制度向民主政治迈进的必然趋势。中外仁人志士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请就专制和民主两种制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专制主义制度在古代中国得以长期存在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制度进行了哪些政治实践
(3)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英、法、美、德四国各建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这些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的核心是什么?这种代议制政治模式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三位历史巨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
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每一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这在孙中山先生的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理论认识方面,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哪些改造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什么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相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主要是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之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是,然屡见败,莫克援救,若能变也,即向者所谓……弥缝蚁穴。飘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院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为建设中华民国提出了那些基本构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
(4)上述主张的最终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