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 B.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 |
C.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 |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到,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应写于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五四运动之后 |
孙中山对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A.推翻君主专制 |
B.建立中华民国 |
C.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孙中山提倡的、一直被有身份的中国人当成非法行动来回避的武力推翻清王朝,这个时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这一情况出现在( )
A.甲午中日战争后 | B.黄花岗起义后 |
C.“预备立宪”后 | D.义和团运动后 |
1906年革命派在江苏创刊《复报》,革命党田桐撰文说:“(法国革命)虽惨祸之来,骇人耳目,要皆彼迫胁我而为之者,我同胞又安敢辞哉?语曰:流血者,自由之母也;立宪者,革命之产儿也。”田桐强调的是( )
A.革命的必然性、建设性 |
B.革命是追求民主自由的唯一道路 |
C.法国革命的血腥性、破坏性 |
D.法国革命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
C.专制统治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确立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实行总统制
③宪法由国会制定④国民一律平等,国家保护国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下图为创作并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这反映了作者( )
①期待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③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④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
B.联合其它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
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
美国学者周锡瑞指出,辛亥革命后,“任官举职,权柄恒不自上。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这种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民国政府行政效率较低下 |
B.民众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 |
C.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 |
D.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甲);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乙),题干中甲乙两处的内容很可能( )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
B.戊戌变法取代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
C.民国取代清朝、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
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
某同学编织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
A.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 | B.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
C.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 | D.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 |
孙中山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为此他
A.核定地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B.发展实业,推动全国铁路建设 |
C.领导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D.建立政党,扶持民族工业发展 |
1912 年5 月7 日梁启超发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指出:“今虽新政治之始建,忙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物者既已拨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这表明梁启超当时
A.全面肯定维新变法纲领 | B.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 |
C.反对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 D.接受共和体制的现实 |